伟人的预言:中美关系将在新历史条件下得到重大发展
若干年后,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戴维·兰普顿仍念念不忘邓小平访美之行,称之为“外交政治的成功范例”。
这次访问的一个重要成果在于为中美建交后的交流合作“加油”、“提速”,为中美关系的长远发展提出了富有历史意义的原则和理念。
访美期间,邓小平强调,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意义“远远超出两国关系的范围”;两国要关注双方之间的“共同点”,“用长远的政治和战略观点来看待和处理中美关系”。
章百家认为,在外交上,邓小平始终强调政治角度和长远战略观点,这是宝贵的政治遗产,它不仅对中美关系发展,而且对国际外交作出了贡献,至今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当年,邓小平飞越大洋,实现了中国领导人第一次访美。如今,中美双方高层往来不断,两国元首一年内多次会晤并保持着热线联系。两国现已建立起包括战略经济对话、战略对话在内的60多个对话磋商合作机制,为两国在涉及双方重大利益的问题上加强交流合作提供了重要平台。
邓小平访美为中美经贸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他说:“中美的贸易不是几百万美元,而是几十亿美元,甚至是几百亿美元的事。”从那时起,两国的年贸易额从不到25亿美元提升到2008年的3000多亿美元,彼此成为第二大贸易伙伴。两国在经济上联系日益紧密,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
邓小平强调民间交流对中美关系的重要性。访美期间,他说:“人民之间的往来可以更加频繁,更加密切。”从那时起,中国40万人陆续赴美留学,大批人员学成归来,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30年来,两国民间友好交往取得长足发展,人文交流日益深入,中美关系的社会基础不断夯实。
在台湾问题上,邓小平立场坚定而务实。他在访美期间强调:“统一祖国,这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夙愿……至于用什么方式解决台湾归回祖国的问题,那是中国的内政。按照我们的心愿,我们完全希望用和平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他同时明确指出: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中国政府“一定考虑到台湾的现实,重视台湾人民的意见,实行合情合理的政策”。
正是在访美之后,邓小平把解决台湾问题的思路扩展到解决香港、澳门问题,提出以“一国两制”的方式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创造性构想。我们按照这一科学构想,实现了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并正在为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而继续努力。
历史上的伟人,往往是战略预言家。30年前,邓小平访美时指出:“中美两国关系将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重大的发展。”这一高瞻远瞩的预言已经得到了历史的验证。
30年后,中美关系又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坚信,在今后的岁月里,中美关系仍“将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重大的发展”——伟人的预言,将在未来的岁月中进一步显现其深远的历史意义。
破冰之旅 战略之举——邓小平访美30周年回眸
摘要:邓小平强调,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意义“远远超出两国关系的范围”;两国要关注双方之间的“共同点”,“用长远的政治和战略观点来看待和处理中美关系”。
- 汪洋副总理与美国商务部长罗斯通话2017-10-30
- 习近平应约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2017-10-26
- 中国道路的世界启示 2017-10-21
- 合作共赢:大国外交新格局2017-10-17
-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第六集 《合作共赢》2017-10-11
- 习近平会见美国国务卿蒂勒森2017-10-09
- 中美坚持对话是世界之福2017-10-09
- 习近平会见美国国务卿蒂勒森2017-09-30
- 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17-09-29
- 刘延东出席中美卫生合作研讨会2017-09-29
责任编辑:周艳校对:总编室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党员课堂】曹永栋:新时代反腐倡廉的制度设计与价值观培育
-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刘岳:雄魂八十年 一脉英雄气——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之英雄气概、必胜信念
- AI技术何以“飞入寻常百姓家”
- 看北京如何“点数成金”
- 深化“政策找人”,确保应享尽享
- 【廿四节气·小暑】温风打头阵,小暑悄叩门
- 【党员课堂】张小平:修炼“官德”砺初心
- 驰而不息推进作风建设
- “电影票根”何以撬动市场大消费?
- 粮价托底,托起的是农民心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根
精选视频
一步不停歇、半步不退让:推动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
【党员课堂】新时代反腐倡廉的制度设计与价值观培育
读懂“百折不挠”:焦庄户挖出了“人民第一堡垒”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