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内容很多,我把我体会比较深的一些内容向大家汇报一下。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要提高政策实施的针对性和灵活性。这个宏观政策针对的就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是我们从2008年奥运会还没有结束时就开始执行的一个政策。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确实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一是实现了化挑战为机遇,有效抑制了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的态势,而且率先在全世界实现了经济增长的总体回升信号,我们的宏观经济正逐步回到平稳较快增长的轨道上来。
2008年第四季度到2009年第一季度的增长速度是最低的,2009年二三季度增长速度已经上来了,第四季度我国的GDP增长速度会接近10%,甚至超过10%。现在我们面临的危险是什么呢?如果带着这样一个冲劲进入2010年,那可想而知2010年会是怎么样?所以现在需要更加关注的是经济会不会很快又过热了。2008年我们的任务主要是千方百计保增长,到2009年如果我们不重视结构问题的话,经济发展就会出毛病,所以2009年又加了一个调结构的目标,最近又加了一条叫做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的说法太专业了,预期是可能性,管理好就是别让这个可能性变成现实。现在确确实实存在一些通货膨胀的可能性。
一是现在回升信号已经很明确了,什么都向上走,GDP向上走,工业也向上走,出口也向上走,那价格肯定也要跟着向上走。
二是2009年贷款新增的太多了,年初时新增贷款的预期指标是5万亿,现在全年下来要接近10万亿,经过人民银行的努力,大概能控制在10万亿以内。货币供给多了,必然会是一种通货膨胀的因素。而且随着我国经济回复,货币的流通速度加快,所以国内的通货膨胀的压力是不可忽视的。
三是农业方面的因素。中国农业基本上是靠天吃饭,一般是“两丰两欠一平”,就是五年里两年丰收、两年欠收、一年持平。但近几年老天爷太帮忙了,到2009年为止我国已经连续六年增产。从概率的角度说,2010年粮食生产很可能要出事,我们要有这个准备。除了老天爷帮忙外,连续六年增产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依靠我们自己不断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以及抗灾能力。
四是国际输入型的通货膨胀。前几次我国的通货膨胀基本上都是输入型的。国际上石油价格高到150美元一桶,国际上泰国大米1吨卖到1000美元,铁矿石的价格翻了几番,这些必然会影响到国内的价格上涨。
上述这些都是可能造成通货膨胀的因素,但也不是说必然会出现通货膨胀,阻止通货膨胀变成现实的因素也很多。最主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我们已经及时地意识到这个问题了,这比没有意识到要主动的多,这样就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减少、减弱其影响。对我们来讲,最重要的一个抑制通货膨胀的因素是产能过剩。只要有产能过剩的状况,价格就上不去,至少不会出现全面的价格上升。在2009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文件里,关于通货膨胀只出现一次,还是和预期连在一起的,这就是说中央心里是有底的,是有把握的,至少在2010年的前三个季度不会出现通货膨胀的问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