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美国是为了石油而发动伊拉克战争,从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不是那么有说服力,美国可能还是从战略层面考虑这个问题的,而不是仅仅从石油利益的角度考虑的。
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学到了很多的教训,这也是值得我国军队和政府借鉴的。在反恐战争中,美国军方提出的新战略是灵活反应战略,也就是说装备要轻,能够迅速打击和突进。但美国的这一战略在伊拉克战争中遇到了比较严重的挑战,如果美军的装备是简单、轻型武器,恐怖分子甚至伊拉克的民兵、游击队利用简单的武器,就可以对美军构成威胁。2005年美国任命彼得雷乌斯为伊拉克战场的最高指挥官,他研究汲取之前的教训,调整了战略,取得了成效。
奥巴马担任总统后,研究伊拉克战争的经验教训,撤换了美军在阿富汗战场的最高指挥官,把彼得雷乌斯从伊拉克战场调到阿富汗战场担任最高指挥官。伊拉克战场从2005年到2010年安全形势的变化是直接和彼得雷乌斯联系在一起的,他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新崛起的美军将领。彼得雷乌斯是彻底的现实主义者,也就是说怎么做能解决问题他就怎么做。在伊拉克的时候,他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收买逊尼族的部族领袖,减少逊尼族人进入基地游击队恐怖组织的可能性。第二,采取灵活打击的方式,直接暗杀一些恐怖分子的领导人。他的这一套新战略正在目前的阿富汗实施,美国军方现在在其他国家作战采取的是一种更现实主义的战略。
很多人担心美国撤军后伊拉克会陷入混乱,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种可能性很小。
一是伊拉克安全部队的不断成长。现在已经发展到了将近70万人的规模,为了取得原来在萨达姆时期服役的那些军官的支持和理解,伊拉克马利基政府又颁布了对他们的大赦令,只要他们断绝和基地组织的联系,只要支持新政府仍然可以回来做军官,但要经过三年的考验期。这样使得现在伊拉克的安全部队和社会警备力量迅速发展起来,另外美国还留下了5万美军。这5万美军虽然表面上说不是从事战斗任务的,但只要美国政府一声令下,马上就可以转变成为战斗部队。而且美国在伊拉克还留下了大量退伍老兵,这些退伍老兵在伊拉克从事文职、经商等各种各样的工作,他们的战斗经验也是非常丰富的。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