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生态立省”“中华水塔”碧水长流(2)

青海“生态立省”“中华水塔”碧水长流(2)

  青海省三江源办公室专职副主任李晓南说:“在‘世界屋脊’修复三江源生态环境,是一项异常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十一五’期间,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完成投资40亿多元,已取得阶段性生态成效,形成了独特的三江源保护模式。”

 

  科研和环保部门曾评价,三江源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局部地区生态状况好转。主要表现是三江源地区沼泽、湖泊面积均有不同程度扩大,河流径流量增加,水源涵养功能有所恢复。据最新的一项监测显示,2004年至2009年间,三江源地区主要湖泊面积净增加245平方公里。自2006年以来,三江源地区出境水量年均增加105亿立方米,且水质总体为优。

 

  玛多县副县长万玛加说,在近几年降水量增多、地面植被恢复和人工增雨的共同作用下,玛多县生态环境逐渐改善,以前干涸的湖泊开始恢复,大小湖泊星罗棋布,“千湖奇观”再度显现。

 

  卫星遥感资料显示,2005年至2009年,扎陵湖和鄂陵湖呈明显增大趋势,分别较2003年至2004年湖泊面积增加了31.76和49.07平方公里。这对“姊妹”日渐丰盈。

 

  随着自然环境的日趋改善,三江源野生动物数量也迅速增多。“经常看到藏原羚、藏野驴、猎隼、狐狸等,可以明显地感觉到野生动物的数量大大增加了。”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索加乡乡长多才仁说。

 

  青海省省长骆惠宁说,“十二五”时期,青海省将加大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力度,将其建设成为全国第一个“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同时率先实施生态补偿机制,使这一地区生态环境保护迈上一个大台阶,构筑起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本文关键词: 杨力 中医养生 抗衰老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国际视角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