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北非变局及对中国战略机遇的影响(8)

摘要:当前阿拉伯世界的变乱是要结束以美国为主导的中东地区的政治秩序,而不单是向本国统治者要权力,这是当地民众的诉求;从现在的情况看,中东变局特别有利于伊朗;有大量中国公民创造财富的地方,在其现在条件下可快捷到达的范围内,应该保持中国军事力量的有效存在。

我国的产业结构决定了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企业走出去仍将主要依靠劳动力优势以及技术优势。虽然中国资本输出已经形成一定规模,但未来一段时间以内,中国经济全球化、中国企业走向世界仍将表现为千千万万组织严明、训练有素的劳动大军走出国门,走进沙漠丛林荒原高山,去开辟通路、开发资源、开拓市场。我国的利益已经是全球性质的,并且是以人的形象体现出的,而不是以资本的形象。这就意味着我们没有办法在利益遭到威胁时通过现代金融网络以数字形式保住我们的资本,也不可能单纯依靠国际规则确保我们的利益。维护富有中国特色的全球利益、物质力量在全球范围内的存在,其重要性应该不低于我们在制定国际规则方面的话语能力。概言之,有大量中国公民创造财富的地方,其现代技术条件下可快捷到达的范围内,必须保持中国军事力量的有效存在,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要求。

当然,这种军事存在会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引起一些声音的反弹,诸如中国应该“埋头把自己发展好”,再去追求海外军事部署的短视思维。实际上,以今天中国的经济规模,“埋头”本身就已经不可能,“埋头”还想“发展”更是一厢情愿。国际上还有所谓“中国军事扩张与威胁”的双重标准在叫嚣,难道在利比亚撤离人员问题上,中国不派出“徐州”号而向美国驻那不勒斯海军司令部求援才是“负责任地动用海军力量的做法”?恰恰相反,“徐州”号的挺进是最负责任的海军力量使用。中国租用的船只还搭载了大量第三国侨民,我国的撤侨行动不但是对自己负责的,更是履行了一支新兴海军力量对全世界的责任。

为什么这一次中东的变乱到撒哈拉沙漠就停止了,在撒哈拉沙漠以南没有发生变乱?因为那些国家没有进行工业化、城市化,大部分人口在农村,怎么去上街头去闹事?那种情况只能发生内战,而不会出现城市人口和政府之间的街头对立冲突。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持续,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国家也可能出现这样的问题,而我国在那儿有大量的侨民,我国在海外的工业基地主要在非洲,将来怎么保卫这些海外利益?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我们还能像现在这样派飞机把人全接回来吗?那以后的市场还开拓不开拓了?如果我国目前的政策不改变,这个问题就解决不了。中东变局给中国一个提示,我们要认识到自己全球力量的不足,而这个不足会对我国将来的经济转型产生巨大的影响,这是因为未来中国经济的问题,只有在全球背景下才能解决。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印刷、出版,违者负知识产权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陈航舟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