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经济> 正文

陈昭彦:世界城市和低碳经济(2)

刚才,我提到过十四、十五世纪时,中国的技术就开始经过印度和阿拉伯传入欧洲,世界科技中心也出现了由东向西转移的趋势。

第一个是意大利。在1540年至1610年,意大利是自然科学或者说是现代科学的活动中心,当时它的中心城市是佛罗伦萨和乌尼斯。目前,这两个城市仍保持着非常旺盛的生命力。

第二是英国。在十七世纪末和十八世纪初,以牛顿力学为标志的自然科学诞生了,然后就进入了技术革命,伦敦成为当时世界的经济贸易金融中心。其实科学和技术应该要分开来看,因为在英美来说科学就是science,技术就是technology。在我国是科技组合层面,其实科学是科学,技术是技术,在国外是分得非常严格的,而且往往是先有科学革命再有技术革命,技术革命才会导致产业革命,产业革命最后导致社会的大变革。

第三是法国。在十八世纪的时候,科学中心逐渐转移到法国。英国进行产业革命的时候,它的技术很保守,不愿意让自己的技术流失到国外,就进行技术贸易壁垒。当时英国有很多的工程师要到法国。法国那时候正好是大革命,而且是拿破仑战争的需要,进一步促进了第一次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法国成为当时全球科学技术的中心,像巴黎科学院是全世界最早的国家级的科学院。在1830年,巴黎的教育就像我们现在的中小学教育,搞培训、搞新发现、新发明、思想培训的学校不下于500所。

第四是德国。科技中心转移到德国,主要是因为产生了以生物进化论、细胞理论和能量守恒与转化为三大发现的第二次科学革命,导致了以内燃机和电力技术运用的第二次技术革命。德国用40年的时间走完了英国100年的工业革命。所以说咱们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给我们设计至少得需要60年到70年的时间,到建国100年也就是2050年,我们才能完成工业革命进入现代化。这不是说无中生有,而是根据几个工业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包括我们对工业技术的接受程度、发展的结果来做出的一个大步骤。

第五是美国。1920年之后,加利福尼亚和纽约成为世界的科学技术中心。美国花了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走完了英国100年的工业革命,而且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有了一种新的管理体制和机制,能够吸收吸纳全球的科技精英。所以纽约成了当时全球的金融贸易中心,并奠定了二战之后整个的世界格局。

当然,我们现在说科技中心继续东移,东移的下一站可能是中国,也可能是印度,还可能是中亚。所以,当代的高科技呈现了多元化,有可能多中心。现在随着东京、首尔、台北、香港等儒家文化比较浓厚的城市相继发展起来,而且科技力量也比较雄厚,世界科学中心继续东移的趋势还是比较明显的。现在我国把自主创新作为一种制度来大力倡导,有利于迎接科学革命的到来。

责任编辑:刘晓楠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