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把握党的历史的主流和本质(9)

核心提示:新中国建立后的29年中,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是主要的,正如邓小平指出的,我们尽管犯过一些错误,但还是取得了旧中国几百年所没有取得过的进步。发生错误和曲折有其复杂的原因,不能只强调主观原因,这会导致对前人的苛求,不利于公正的评价历史,同时也不能只强调客观原因,这会导致无原则的原谅,不利于从历史上吸取经验教训。

二是在国家和建设形势顺利发展的情况下,如何正确认识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的问题。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的一段时间里形势发展之好大大超过了原来的预料,原来预计时间很长的解放战争提前取得了胜利,原来预计很复杂很艰巨的社会主义改造在短期内也得以完成,这就很容易给人一种印象,在中国人民面前似乎没有什么事情是办不成的。对发展阶段的错误判断和对自身力量的错误的估计直接导致了脱离实际、违背规律、超越阶段的问题出现,所以在大跃进中毛泽东同志曾经提出七年赶上英国,再加八年或十年赶上美国这样的目标。人们在大跃进运动中提出的一些不符合实际的冒进口号,比如一天等于20年,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等,也是在这种情况下得以流传。正如邓小平同志后来所说,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

三是在社会主义初步获得成功,由理想变成现实后如何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这个问题很现实也很重要,因为指导我们的思想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所以我们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这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党的八大召开之前,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了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的问题。但是要实现这种结合不能不经历一个在实践中慢慢积累探索的过程,探索刚刚开始,在缺乏经验的条件下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些具体的设想就容易被直接运用到现实社会主义建设中来,比如毛泽东同志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认识就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一些具体设想的影响。在马克思的设想中,未来的理想社会是一个物质产品极大丰富,消灭了剥削和压迫,人们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毛泽东同志根据马克思等经典作家的设想,结合中国古代关于理想社会的思想提出了某种具有空想色彩的社会主义目标。1958年4月下旬,毛泽东同志在广州和刘少奇等同志在议论未来中国农村的组织形式时说,那时我国乡村中将是许多共产主义公社,每个公社有自己的农业、工业,有大学、中学、小学、医院,科学研究机关,有商店和服务行业,有交通事业,有托儿所和公共设施,有俱乐部也有维持治安的民警等,若干乡村公社围绕着城市又成为更大的共产主义公社,前人的乌托邦想法将会实现并将被超过,我们的教育方针和其他文教事业也将朝着这个目标去发展。毛泽东同志的这些想法相当程度的带有理想色彩,他的这些设想经过一些引用迅速传播开来,于是一些地方就闻风而动,开始试办被认为是共产主义雏形的公社,随后大量兴办的人民公社曾经被认为是向共产主义直接过渡的最好形式,人民公社这种政社合一的体制在全国搞了25年,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被废除。事实一再证明马克思的基本原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但是马克思等经典作家不可能为一百多年以后具体问题的解决提供现成的答案,他们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提出的一些设想和具体的推断需要在实践中加以检验,我们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时又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这就是我们经历了多次挫折和失误之后得出的重要结论。

责任编辑:陈航舟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