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第一次把“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三大成就之一,并强调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这一论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当代中国的地位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我们要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内涵,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现的特点和优势,用不断发展的实践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胜利奠定制度保障。
事业呼唤制度,实践铸就制度
邓小平曾经讲过,“还是制度靠得住”。科学的制度安排是让一项事业从理念走向实践,从理论变为行动的关键。道路、理论、制度三足鼎立,共同支撑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推进呼唤制度保障。自从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之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在这些成果中有物质层面的,比如经济总量的增加、国家实力的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等;有观念和社会关系层面的,比如新的经济政治社会运行模式、科学的经济政治关系和社会关系、进步的思想与理念等等。物质层面的成果是相对稳定、容易保持的,观念和社会关系方面的成果则是容易改变的,而如果观念社会层面的成果保持不住,物质层面的成果也将毁于一旦。
要想把3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甚至上溯至6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取得的这些观念和社会关系方面的成果很好地保持巩固下来,如邓小平所讲的“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就需要一系列的制度安排把它们固定下来。
我们需要通过经济体制改革,把经济改革中的成果巩固住;通过稳步的政治体制改革,把政治文明建设中的成果也给巩固并且发扬光大;通过深化文化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努力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促进社会和谐。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