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怀忧党之心 恪尽兴党之责(2)

常怀忧党之心 恪尽兴党之责(2)


  

 


  胡锦涛同志“七一”讲话的另一个特点是坚持了历史唯物论和辩证唯物论。前者给人以坚定,后者给人以智慧。前者凸显于强调改革开放上,后者游刃于认识、对待社会矛盾之中。

  

  “七一”讲话非常明确地告诉世人,中国进入历史新时期后,最鲜明的社会特征就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8000多万共产党员必须牢记,中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中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这些话说得铿锵有力,也是对一段时间以来,某些人提出“中止78年思维(指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认识‘文革’”等等糊涂意识的批驳与正面澄清。

  

  那么,肯定30多年来改革开放的历史地位,是否就意味我们对当前中国社会中存在的种种不平衡、不协调的突出问题与矛盾视而不见、处之泰然,可以安闲地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忘乎所以了呢?回答当然是否定的。毫无疑义,解决那些躲不开、绕不过的体制内的顽疾,依然要靠改革开放。恰恰在这一点上,“七一”讲话显示出一种辩证思维的力量。讲话认为,当代中国经历着的空前广泛的社会变革,在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而这些矛盾的运动正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换句话说,一个社会如果没有矛盾没有冲突没有交锋,那这个社会就会是死水一潭。所谓时代弄潮者,无非就是敢于善于解决矛盾的智者罢了。把矛盾视作“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这是一种难得的辩证思维,也体现了彻底的唯物主义者的无畏精神。

  

  通观全文,笔者以为“七一”讲话是在党的90华诞纪念日,中央发表的一篇告诫全党增强忧患意识的文献。而能否增强忧患意识,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积极应对长期执政面临的各种严峻挑战”。这比任何仅仅是歌颂辉煌的祝词更有利于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国际视角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