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党群关系是实现党的伟大事业的社会基础。党的事业从来都是人民的事业,惟有获得最广大人民的支持才有成功的基础。中国共产党执政前不掌握国家权力,最主要的、最大的资源就是人——人民群众,党依靠社会政策符合民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为和先锋模范作用、善于处理与同盟者的关系、党的思想的一致和组织纪律的严格性,获得了全国人民的支持。在长期执政的背景下,党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惟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从思想作风、工作方式、制度设计、治理模式上实现转变,工作重心下移,把群众放在心上,把群众当作亲人,善于处理各种社会矛盾,才能奠定坚实的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稳定是硬任务,稳定以民意为基础,而获得民意的关键在党自身。
反对腐败是实现伟大事业、获取群众支持的政治条件。腐败对于任何党和政府来说都是消解其政治合法性的腐蚀剂,对于中国共产党这样长期执政的党来说更关系到是否失去社会基础、丧失人心问题。中国共产党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对反腐败予以高度重视,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对反腐败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做过多方面深刻论述,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治理腐败思路,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防体系。但是,相当于群众的期待,相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需求,反腐败依然是艰巨的任务。
党的制度体系是实现伟大事业的具有根本性、长期性和稳定性的保障。党的事业是连绵不断、随着时代发展而提出新要求、新任务的事业,确保党的事业不因人的变化而变化,不因人的素质而转移,制度建设就是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工作。学习型政党建设、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均须制度保障。
党的建设是一个全面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否最终胜利,有赖于全党的创造与改革。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