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副校长林尚立解读总书记讲话(2)

复旦大学副校长林尚立解读总书记讲话(2)

  在对国家和民族进步所作的战略部署方面,讲话强调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的根本,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在这个基础上全面推进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建设,推进军队和外交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讲,对未来中国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有相当系统的工作部署、执政方略和发展规划,基于党自身能力的提升以及自我的不断塑造,对国家和社会发展有总体全面部署。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中国发展是非常光明的。

  

  当然,讲话也指出,今天面临的挑战是巨大的。我们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处在改革开放的攻坚时期。这两个定位对中国共产党,对全体中国人民都提出了一个艰巨任务,我们如何在这个关键时期把握机遇,在攻坚时期迈过艰难,达到我们理想的目标。这是关系到未来中国发展的关键。在这当中,党的建设、发展、完善依然是至关重要的。

  

  所有问题的根本在于一点。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国家是人民民主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权力来自人民,党是受人民的重托来领导整个社会,领导人民掌握国家权力。党的使命是服务人民,创造人民幸福,实现民族复兴。人民在中国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中是根本性的决定性的力量。在这样的国家执政,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人民的根本利益,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代表人民根本利益,实现人民根本利益。这是国体所要求的,也是中国共产党所承载的历史使命所要求的。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创造的是党与群众紧密相联的群众路线、群众工作方式和群众工作体系。如果哪一天,中国共产党丢弃了这一点,那她就失去了和人民的联系,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鱼水分离。党再有活力,也难以经得起这样的折腾,脱离人民就像鱼脱离水一样是无法生存的。

  

  中国共产党掌握着权力,就必定会有权力的风险,这个风险就是腐败。在中国转型时期,在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腐败不可避免,但这不能成为腐败存在的理由。中国共产党要生存,要发展,要真正有领导力,必须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要消除和抑制腐败。只有这样才能取信于民,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反腐败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成功的,而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工作。中国共产党的决心是铁定的,要使决心转化为有效的成果需要一个过程。我们建立了一套反腐败的体系,最终要达到多大的效果,可能还要取决于整个制度的建构,包括经济制度、社会管理制度和民主制度的建构。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杨婧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