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2)

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2)

  第三,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世情、国情、党情、社情、民情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要看到,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决定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力量没有变。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严重脱离群众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危险。胡锦涛总书记讲了“四个危险”,根本上讲“脱离群众”是其中最大的危险。有的党员干部在“依靠谁、为了谁”上认识不清楚,甚至动摇;有的甚至把群众看成了改革和发展的阻力和障碍,把群众放到了党的事业的对立面;还有的党员干部不能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滥用权力,人民群众不相信你、疏远你。这些现象的存在,割裂了党群干群关系,淡化了党的宗旨,动摇了党的根基。市委书记薄熙来在重庆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指出:“如果领导干部整天坐在办公大楼里不下去,百姓就会觉得这些人都是‘衙门’里的人,跟封建时代、民国政府的‘官老爷’差不多。”“把群众当亲人”的要求,正反映出老百姓对于加深党群鱼水情的新期待。

  

  一是要牢固树立“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历史观。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一切旧的历史观从来都把人民群众排除在历史活动之外。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科学分析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历史活动,得出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和历史的真正创造者的结论。“讲话”强调:90年来,我们党取得的所有成就都是依靠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人民是真正的英雄,这一点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一句“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浩气回荡,正本清源。

  

  二是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真情关心群众疾苦,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权益。如何把“相信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服务人民群众”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涉及到党的群众工作方法问题。对此,“讲话”明确强调要做到做好“三民”、“三问”、“三真”。“三民”即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三问”即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三真”就是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杨婧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