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主持人: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我们党保持和发展先进性、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新形势下我们如何深刻认识、身体力行,努力维护好这个“根本”?
龚白生:党风的本质是党同群众的关系问题。党群关系,在我们党的历史上,从来都应该是“血肉关系”、“鱼水关系”。用邓小平的话来说,就是“党离不开人民,人民也离不开党”。用胡锦涛同志极富感情色彩、极富震撼力的话语来表达,就是“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党的力量从哪里来,党的智慧从哪里来,党的创造精神从哪里来,都是来自人民群众。都是党同人民群众两个“离不开”的必然产物,都是党同人民群众相互“放在心上”、相互“当亲人”的必然结果。这就告诉我们,党要真正成为无所不能的“安泰”,就必须尊重人民,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一句话,就是要“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种“血肉联系”,正是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正是党的先进性的集中表现和根本要求。胡锦涛同志说得好,“人民是真正的英雄,这一点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这个历史唯物主义的经典观点,我们在党的先进性建设伟大实践中,一定要牢记在心,落实于行。
傅企平:群众是最讲实际的,他们要的是物质生活的富裕,精神文化生活的多彩,各项权益的保障。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根本的是要抓好党组织自身建设。“富不富,看支部”、“强不强,看班长”,我们村党委班子首先都是精兵强将,在绿化工程经营、服装企业管理、房地产开发等各自的领域里都是行业先锋,班子成员不但自己是经济能人,而且有着很强的带富能力;其次是具有很好的分工协作关系,以及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再次是党员干部具有身先士卒的奉献精神,具体来说就是“三先”原则:要求群众做到的,党员干部先做到;要求党员干部做到的,党委成员先做到;要求党委成员做到的,党委书记先做到。这种自我加压、自套紧箍咒的做法提高了村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
长期以来,我们重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齐头并进,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努力提高村民的幸福指数。近年来,村里共投入6300多万元,新建设施一流的滕头小学、农民音乐广场等科教文化设施,并专设了“滕头村育才基金会”,对村民和在滕头工作的外来人员实行奖励政策,鼓励其深造提高。我们还致力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从去年开始,每个村民每月可领到福利金1000元,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每月还可加领不低于500元的退休金。全面实施了免费义务教育、计划生育补助、健全社会养老等制度,给全体村民进行人身、财产等保险,实现了少有教、老有养、病有医、户户有保险的目标。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