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初步形成加强各类社会群体服务管理的新模式。在新的时期,社会人群多层次、多样化,服务管理应该以人为本,应该分类指导。一个是在东城、朝阳、顺义三个区,开展了社会服务管理的试点工作,特别是探索网络化的社会服务管理模式,充分运用信息手段把人、地、物、事、组织全部纳入网络管理。这项工作今年下半年将在全市推开。第二是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的管理方式。加强推进流动人口双向管理的协作体系,北京和周边的各省市在人口管理的数据管理上双向互动,完善以政管人,以房管人,和以人管人、以业管人的工作模式。第三是推广朝阳区的“阳光中途之家”经验。劳改释放人员离开北京十几年、二十几年刑满释放回来之后,发现房屋被拆迁了,老人不在了,家都没有了,回归社会面临很大困难。好多劳教释放人员感到社会没有办法接受他,于是重新犯罪。朝阳区创造了“阳光中途之家”的经验,通过培训使他们增长知识,让他们了解北京这些年的新变化,特别是帮助他们找工作,找亲戚,让他们感到社会的温暖。这项工作得到中央的肯定,现在全市16个区县已经有12个区都建了“阳光中途之家”。
第四,基本形成三位一体的社区建设规范化模式。所谓三位一体,就是社区党委、社区居委会和社区服务站,既有明确的分工,又相互配合,形成三位一体的加强社区党建社区服务管理的新的工作模式。2009年和2010年,全市2633个城市社区中已经有1600个社区从七个方面26项指标实现了规范化,做到了“三有一化”:一是有地方办公。目前,全市已经解决了1972个社区的办公用房和服务用房,达到了350平米以上,今年可以实现全覆盖。这项工作市区层面上共投资60亿。二是有人办事。经过社区党委和社区居委会换届,面向高校和社会选聘工作人员,目前全市2.8万多社区工作者已经有70%以上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平均年龄40岁,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有了一支专业化和职业化的队伍。三是有经费办事。办公经费和活动经费基本上得到保障,当然还要加大力度,进一步为社区开展活动工作创造条件。所谓“一化”,就是党建工作区域化。在街道层面上成立了社会工作党委,把街道区域之内“两新”组织的党组织、街道区域的驻区单位联合起来,成为一个联合单位,来进行区域化的党建工作。这项工作的基础性工作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成效是比较明显的。与此同时,把社区规范化建设还向老旧小区、城乡结合部和农村社区延伸。还推广了大兴区的村庄社区化的管理经验,把农村按照社区的管理服务模式逐步改进,朝着城乡一体、城市化的方向迈进。
第五,基本形成枢纽型社会组织的管理模式。两批认定22家枢纽型社会组织,市级层面上可以覆盖80%社会组织的服务和管理。让社会组织以社管社,联合性的大型组织当政治上的桥梁纽带、业务上的发展龙头、日常服务管理的平台,联合同类别、同性质,发展业务,做好工作。这套管理体制也得到了中央的充分肯定,其他省市也在模仿。在今后的城市发展中,大量培育社会组织是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好多单位人退休以后变成社会人,我们要把这些人编制到各种各样的社会组织中去。有的可能是兴趣组织,如乒乓球协会、球迷协会、京剧爱好者协会等,让老百姓在同爱好的小社会组织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能够快乐的过自己的社会生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