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同意中财委《关于国营工矿企业管理问题的报告》

中共中央同意中财委《关于国营工矿企业管理问题的报告》


中财委:
  中央同意你们二月二十二日第二十号工作简报中关于国营工矿企业管理问题的报告,望即以中财委名义下达各地执行。
  中央
  四月十九日
    中财委关于国营工矿企业管理问题的报告
  (一九五三年二月二十三日)


毛主席并中央:
  一月全国财经会议讨论一九五三年生产计划数字时,曾对国营工矿企业管理工作问题加以讨论。中央各部与各地区财委负责同志对此交换了意见,并做了报告,大家是同意的并现在即按此执行。兹将主要内容和问题及对今年工作安排的意见报告如下,请中央审批。拟在中央批准后,以正式文件下达。
  中财委
  一九五三年二月二十二日
  (甲)一九五二年生产的主要情况和主要问题:
  一、预计生产任务,超额完成
  一九五二年未编全面计划,而由中财委颁发了一个生产控制数字,现据此检查各部及各地区所属工矿企业生产,绝大部分完成并超过了预计任务(参看简报十八号),只有电、硝酸、麻袋,卷烟等项稍差,但也都是接近完成,其中麻袋、卷烟系受市场上供过于求的影响。若按五十六种主要产品初步的计算,一九五二年总产值较一九五一年增长了百分之二十八左右。
  二、两个运动与两种改革
  各厂矿的生产任务都是在“三反”与增产节约以及民主改革与生产改革的群众运动基础上进行并完成的。原预定全国增产节约三十二万亿元,结果,基本上完成了这个任务,其中三分之二属于中央财经各部所属的国营企业;三分之一属于地方国营企业。
  民主改革与生产改革运动,带有广泛的群众性并和增产节约运动前后交叉,互相促进。估计一般进度是基本上完成了民主改革,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生产改革,包括精简组织、健全制度、清产核资、调整工资、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推广先进经验等。如东北的发动群众讨论企业计划质量大检查和质量补课、保安大检查、华北的定额检查,华东等地的安全卫生及生产管理民主大检查等,均有民主改革与生产改革的实际意义,这些工作都在不同程度和角度上揭发了领导上的缺点,密切了党与群众关系,提高了职工觉悟,并使经营管理有所改善。因此一九五二年的生产基本上是有成绩的。
  三、四个突出的缺点
  但在一九五二年的生产工作中也发生了许多缺点和错误,最突出的是:
  (一)产销失调和生产不均衡:发生了两种不同情况,一是产过于销,大部分在轻工业产品方面:如火柴、纸张、糖及某些橡胶制品等,但煤亦属于此类。其结果是产品积压、周转困难、再生产受到影响。一是供不应求,大部是在重工业产品方面,如生铁、钢材、铜、锡、钨等,前者主要是计划性不足,后者主要是受生产条件的限制。此外,在生产工作中,还普遍地存在着前松后紧,忙闲不均,特别是年末、季末、月末发生突击生产,加班加点等现象。这是值得注意的问题之一。
  (二)质量低劣:在许多厂矿发生了追求数量忽视质量的偏向,废品次品普遍发生和增多,以煤而论,东北的煤一九五二年上半年完成质量指标的百分之九四点七,华北井陉在七月份完成百分之九五点三,而山东贾汪只完成百分之八二点五,故各地不断反映煤的灰份没有下降,而石矸杂质却有增加。特殊钢和石油产品的质量,也反映不佳。轻工产品如轮胎在前方行程有不满六千里即行脱胶及钢丝穿出者,天津订制的一百四十三万双军鞋有二十二万双冒腊发硬者。至于土木建筑中的裂缝、钢筋外露、不咬口及漏雨等现象更为普遍。由于这些废品次品使国家招致的损失是难以计算的。这是值得注意的问题之二。
  (三)事故增加:在一九五二年生产中,由于忽视安全,对工人的切身利益关心不够,缺乏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制度,缺乏严格的机器设备的定期检修和经常的保养制度,以及必要的劳动保护设备不足,就使工矿中人身伤亡事故不断发生,且有增加之势。根据劳动部统计,一九五二年厂矿死亡与重伤人数虽较一九五一年有所减少(死亡由月平均二百七十六人减为一百七十五人,重伤由月平均六百四十八人减为四百三十人),但轻伤却较一九五一年增加了,特别是第三季每月平均较上半年每月平均增加几近百分之七十(一九五一年轻伤月平均七八0八人,而一九五二年上半年月平均八一六六人,第三季月平均竟达一三七二三人),而这些事故很多又是属于管理不善所产生的责任事故,这是值得注意的问题之三。
  (四)管理落后:这是从下至上普遍的反映,主要表现是钻研业务少了,官僚主义多了。关于前者,普遍感觉到:“生产发展了,管理跟不上”,或者是:“群众进步了,领导跟不上”。造成这种脱节状态的主要根源之一就是还有许多干部没有钻到业务中去,正如此次会议有同志所说企业负责干部的情况:“问到政治情况,当面可以答复;问到生产情况,要查本本答复;问到财务成本情况,查本本也难答复;问到生产技术情况,根本不能答复。”关于后者,就是在若干部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违反政策和脱离群众的严重现象,如邮电部门在执行业务中普遍发生了强迫命令现象,铁道部门为完成任务以无计划的招揽货源代替了有计划的运输,交通部门在修筑某些公路中发生了严重的伤亡疾病现象等等,这些都说明在许多经济部门的领导环节中存在严重的官僚主义。这就无法使企业管理好,也无法克服其他缺点。这是值得注意的问题之四。
  (乙)一九五三年工矿企业生产管理工作的主要问题:
  一、基本方针的提法
  一九五三年工矿生产工作的基本方针应是贯彻生产改革,实行计划管理,推行与加强经济核算制,其总的奋斗目标则是为完成并超过国家计划任务而努力,理由是:
  (一)一九五二年发生的缺点的性质,主要是计划与管理问题,要克服这些缺点,必须从加强计划与加强管理着手。同时,一九五三年是五年计划的头一年,国家将有一个计划,而这个计划又必须以厂矿企业的计划为基础,否则国家计划就要落空,故要求每一企业均须认真做出计划,并依此计划来管理企业。为达此目的,又必须贯彻生产改革和推行经济核算制,否则就没有条件来实行计划管理,这就是实行这个基本方针的必要性。
  (二)三年多以来,国家企业经过了一系列的工作,如恢复生产、民主改革、镇反、“三反”、生产改革、清产核资、工资改革、保安检查、增产节约、劳动竞赛等,一般估计是有了一定基础和条件,来实行计划管理理和经济核算制。这就是实行这个方针的可能性。
  二、厂矿的三种类型
  当然,各企业间的工作进度是很不平衡的,大体可分为先进的,一般状态的和落后的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不仅完成了民主改革,而且基本上完成了生产改革;不仅完成并超过生产计划数量,而且质量也有了保证;不仅有产品计划,而且也有了劳动、材料、成本、财务计划,并使成本逐步降低;不仅有了经济上的一些管理制度,而且有了与此相适应的政治工作制度;不仅发动了工人,而且领导干部也有了一定的管理企业经验。就是说,是比较上了轨道的,但此类厂矿为数极少。第二种类型是一般的完成了民主改革,并进行了一定的生产改革,开始了部分的计划管理和经济核算,但均不全、不透、不稳,生产情况时好时坏,就是说还是没有完全上了轨道,此类是目前厂矿中的大多数。第三种类型则是不仅生产改革未完成即民主改革也未搞透,还须补课,一般管理情况还未脱离混乱状况,就是说还没有走上轨道,估计此类厂矿虽比第二种为少,但比第一种为多。各工业部门均应对所属厂矿照此种分类方法加以有系统的了解,并在实行上述方针时,必须照顾到这些不同情况,而采取有区别的方针,但又都必须在不同程度上实行上述方针,才能使落后的前进,中间的赶上。
  三、六项主要工作
  实行上述方针的首要条件是:(一)加强党对工矿企业的领导及(二)进一步依靠和发动工人群众,然后抓紧下列六项主要工作,进行全盘的工作布置:
  (一)发动职工讨论计划并查定定额,这是克服保守性与盲目性逐步实现计划管理的必要步骤。这项工作应作为今年第一季度(如时间来不及可延长至四月)的中心工作。关于定额查定,根据各先进厂矿的经验,特别是去年下半年华北有计划地进行此项工作的经验,证明这是领导干部钻研业务,发动群众、检查领导、发现问题、改进工作并打好计划管理基础和提高管理水平的重大改革步骤。一九五三年既然国家要求实施计划管理和推行经济核算制,那就必须在查定定额上做起,因为后者是前者的基础,没有正确的平均先进的定额,就不可能做出好的计划,也不可能实行经济核算制。查定的方法步骤,许多先进厂矿及华北各地,均已有了相当经验,可供参考,估计三个月左右在一般厂矿即可基本完成。关于讨论计划,即应配合查定发动所有工人职员特别是先进工作者和技术工人热烈参加,使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第一类先进厂矿要求做出全面的计划,包括技术措施、产品、劳动、材料、成本、财务等六个方面;第二类一般状态的厂矿,力求做出基本的计划,即产品、劳动、材料、成本与财务计划;至于第三类落后的厂矿,则应至少做出生产计划,其中一部分较好的厂矿,也应争取做出生产财务计划,计划工作,也只能由缺到全,由粗到细。
  (二)建立与健全责任制,克服无人负责的官僚主义现象。只有计划而无责任制,计划是无法贯彻的;而现在厂矿中的无人负责现象是普遍严重的。故在上一工作进行到一定程度时即应转入责任制,发动群众展开反官僚主义斗争,并确保计划之执行。这一工作,大体上应做为第二季度的中心工作。责任制应强调的三个主要方面是:(1)个人专责制,使每人均有具体的专责并以此进行检查;(2)互相联系的合同制,如小组问及各小组间,各车间与各部门间,均应受此合同制的约束,使其互相密切配合;(3)厂长责任制,在今后实行计划管理与经济核算制下必须强调,以建立每一经济核算单位集中统一的领导。
  (三)提高产品和工作质量,克服浪费现象:为了揭露我们生产中的严重浪费和质量低劣的现象,各企业可在一定时期内,有准备地、有组织地发动群众进行反浪费和质量检查运动,并提出改进的办法和逐步建立一些必要的制度。但是,提高产品和工作质量,则是一个经常的重要任务。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应首先制定可行的技术操作规程并严格遵守之。这是预防于未然的首要办法和步骤,其次是厉行技术监督制,使之贯彻到整个工艺程序中去,以防止产品完成后再行返工,使产品在各工序的间歇间就得到及时检查,揭露和防范。第三是实行产品验收制,以保证剔除一切恶劣产品带病出厂。对于新产品的试制,必须给予最大的注意,应进行周密的准备,从图纸、材料到试制出品过程,进行严格的技术上的检查和监督,否则会造成很大的浪费。
  (四)推行合理化建议和先进经验,特别是强调向苏联学习,以克服我们技术上的落后,保守现象。这是提高技术及管理水平的主要办法,应在各个时期配合各项中心工作进行。但要求各部各地区在今年适当时期对此进行一次有系统的检查和总结,以便克服目前这一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如下面反映的“建议积压”或先进环节突出,落后环节跟不上或有所谓“狗熊摘包米,摘一个丢一个”等上下左右互相脱节的状态,整理发掘和集中群众的智慧,加强向苏联学习,推进和提高生产中的一切环节。
    (五)加强安全卫生,以避免和减少工伤事故,保护劳动。这项工作必须继续引起更严重的注意,并必须在生产与安全统一的方针下进行,一切安全与生产对立或分裂的提法都是不对的。为此就必须继续和一切漠视工人安全卫生的官僚主义现象进行斗争。今年内凡未进行过安全民主大检查的地区的单位,均应进行一次普查,凡已在这方面进行过民主大检查者,也应进行一次重点检查,不怕暴露问题多,只要采取依靠群众暴露问题,同时依靠群众解决问题的群众路线方针,劳动保护方面许多一般性的问题,就一定可以得到改善,只有一些牵涉到厂房和设备陈旧,而须要较多经费才能改善一类的问题,是不能过于性急的,但也必须订出一个计划分期分年逐步解决。此项工作最好能在第一季度配合计划有定工作进行,因目前工伤事故还很严重,如力量来不及时,则可推迟到第二季度。至于机器设备,应予以经常的保养和定期的检修。
  (六)调整工资,逐步确立合理的工资制度以发扬职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三年来全国工人工资状况,已有改善,但逐渐暴露出来不合理的问题还存在很多,如过时的工资分制度,庞杂的工资等级,不合理的奖励制,以及产业内部与产业之间的不平衡,增长比例的不合理,计件制中定额脱离实际等,都需要在今年作必要和可能的调整与改善。调整工资工作,应在第二季度做好准备工作,并于七月一日起实行,使目前的工资制度更能符合按劳取酬的原则(财委对此已有专题报告)。
  上述六项工作是一九五二年生产管理中必须做的主要工作,但由于各部门各地区和各厂矿间工作进度和基础条件不一,故又应以中央的部为单位,按照上述方针的意见,结合其具体情况布置本系统今年全年工作,并向中央做专题报告,待中央批准后转发各地党委,以便照此进行检查督促,并借此适当统一各部门与各地区间的工作步调。
  根据中央档案馆提供的原件刊印
责任编辑:孟庆闯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