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教育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通知(节选)
(二)大力加强对青少年的理想、道德、纪律和法制教育。
应当看到,目前青少年中缺乏理想、不讲公德、不守纪律、不懂法律常识的现象相当普遍。我们必须采取适合青少年特点的各种办法,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加强思想教育工作。
(1)进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激发青少年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鼓励他们立志为振兴中华、实现“四化”而刻苦学习、勤奋劳动。要使青少年懂得,我们的国家是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民族是勤劳勇敢的民族。我们干的是社会主义事业,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当前所采取的一切开放、搞活、改革的措施,都是为了发展社会生产力。四化建设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和广泛的国际交流,要加强同一切对我国实行平等互利政策的国家的合作,加强同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的团结。我们不能搞资产阶级自由化,不能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越是对外开放、搞活经济,越要重视抵制和反对资本主义、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
(2)进行形势政策教育,使青少年正确认识新时期的形势和任务,模范执行党的政策。对青少年进行形势政策教育,要按照不同年龄段安排不同的内容;要结合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既讲清楚取得的成绩,又讲清楚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既讲清楚提倡什么,允许什么,又讲清楚反对什么,禁止什么。有关部门的同志要自觉地承担起对青少年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任务,各地方、部门、单位的领导都要把这项工作当做经常性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3)进行系统的思想理论教育,使青少年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念。学校的思想理论课,包括高等学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中学的思想政治课和小学的思想品德课,是对青少年进行系统思想理论教育的主要阵地。要改变灌输式和教条式的教育方法,对青少年进行生动活泼的、密切联系实际的、完全适合他们特点的教育。要按照青少年不同年龄阶段的思想、智力、心理发展特点和认识规律,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统筹安排好每一阶段的思想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的内容。使学生不仅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而且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为人民服务的献身精神。
(4)大力普及法律常识,使青少年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中央要求从现在起到一九九○年,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在公民中基本普及法律常识,干部和青少年是重点教育对象。在目前的违法犯罪青少年中,不少是犯法不知法的“法盲”。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共青团、工会、妇联和教育、司法行政等部门,要把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切实抓起来。小学从低年级起就要结合思想品德课进行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小学高年级和中学、大学要开设不同层次的法制教育课。教育和司法行政等部门要尽快解决课程设置和编写教材等问题。在职青年的法制教育,要在基层党政组织的统一领导下,由党委宣传部门和共青团、工会具体负责实施。
(5)进行共产主义人生观、婚姻观和职业道德教育,使青少年正确对待学习、劳动和生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广泛宣传战斗英雄、劳动模范特别是同代人中英雄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引导青少年积极进取,奋发向上,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抵制一切落后、愚昧、腐朽的生活方式,把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同为社会多作贡献的行动结合起来。
(三)积极开展群众性的、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丰富青少年的业余、课余生活。
青少年精力充沛,爱好广泛,求知欲强,需要因势利导,把他们的精力引导到有益于社会、有益于自身健康成长的各种活动中去。共青团、工会、妇联和学生会要根据青少年的爱好和兴趣,积极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围绕青年所关心的问题举办报告会、讲演会、专题讨论会;发动青少年参加植树造林、修桥铺路、尊师敬老、为烈军属做好事等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关心大龄青年的恋爱婚姻,为开展正当社交活动创造条件;等等。要善于通过各种活动把青少年吸引到组织的周围,寓教育于各种活动之中。任何活动都要讲究实效,切忌搞形式主义。
目前,青少年活动场所太少。各级党委、政府要重视加强青少年活动场所的建设。现有的青年宫、少年宫和青年、儿童剧院等,不能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移作他用,凡是被其他单位占用的要限期退出。文化馆、俱乐部要为青少年活动提供方便条件。图书馆、博物馆要采取多种办法,吸引和提高青少年掌握知识的兴趣。各地在城乡建设规划中,要注意安排增建、扩建青少年活动场所。
(四)为青少年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产品,满足青少年的求知欲望。
一切宣传、文化、出版部门,包括报刊、书籍、电视、广播和电影、戏曲、音乐、美术等创造精神产品的单位,都要首先考虑把青少年往哪里引的问题。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精神产品不能以盈利为目的,更不能见利忘义,向青少年散布有害作品以换取个人或小团体的私利。作家、艺术家、理论家、记者、编辑、出版工作者,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以极大的热情去宣传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帮助青少年树立远大的理想,提高道德水平和知识水平,为青少年创造一个好的精神环境。
电影、电视、音像等形象化的宣传教育工具,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情操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有关部门一定要努力创作,生产出更多的能够激励青少年奋发向上的电影、电视片和录音、录像。决不能不顾社会效果去宣扬低级趣味的东西,甚至搞精神污染,腐蚀毒害青少年。要在青少年中开展文艺评论活动,提高他们的欣赏鉴别能力。
(五)严禁淫秽物品,整顿内容不健康的报刊,严厉打击引诱青少年犯罪的教唆犯。
近年来,一些地方播放淫秽录像成风,内容不健康的小报、刊物充塞街头。我们决不能听任这些有害的东西去毒害青少年的身心,诱使意志薄弱者走上犯罪道路。各地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协同配合下,坚决遵照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有关指示和规定,依法查禁和收缴淫秽物品,整顿内容不健康的报刊;要明令禁止营业性录像放映,对非营业性录像放映也要严格控制,一律不得放映未经审查批准的录像;要严惩违法犯罪分子,坚决刹住这股歪风,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六)严格纪律,在青少年中造成良好风气。
现在有些学校校风不正,学生纪律松弛,生活散漫,出现早恋现象,严重影响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要根据大、中、小学生的特点,整顿校风校纪,明确规定应当遵守什么,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严禁什么。学校和教师要敢于抓校风校纪;家长要协助学校维护校风校纪;学校共青团组织、学生会要发动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提高遵守纪律的自觉性。青年职工多的企事业单位应针对当前遵守纪律方面存在的问题,制订或修订青年职工守则,并作出一些具体规定。
责任编辑:孟庆闯校对:总编室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讲好抗战故事,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
- 纪念百团大战,在铭记历史中笃定前行
- 机器人足球比赛,有何深意?
- 中小企业韧劲足,中国经济活力强
- 文化遗产保护应多些“主动防御”
- 如何打通青年就业“最后一公里”?
- 促进国际数字贸易蓬勃、健康、有序发展
- 乘“热”而上,“避暑经济”燃旺消费热情
- “北京方案”塑造全球数字友好城市新范式
- “政策+科技”筑牢大国粮仓
精选视频
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
理论看点:“党大还是法大”是一个政治陷阱、伪命题
道路决定命运: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强国建设·专家谈】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历程
2分钟看懂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制胜之道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