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听取经济情况汇报时的谈话*(节录)
三是政治体制改革问题。现在看,不搞政治体制改革不能适应形势。改革,应包括政治体制的改革,而且政治体制改革应作为改革的一个标志。我们要精兵简政,真正把权力下放,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把人民群众和基层组织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现在机构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加了。你这边往下放权,他那边往上收权,增加了许多公司,实际是官办机构。机构多、人多,就找事情干,就抓住权不放,下边搞不活。解决这个问题从何入手,从哪里改起,要很好研究。一九八○年就提出政治体制改革,但没有具体化,现在应提到日程上来。不然机构庞大,人浮于事,官僚主义,拖拖拉拉,不守信用,你放权,他收权,必然会拖后腿,阻碍经济体制改革。
我看,改革总的进展比较顺利。通过改革,要取得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的条件。现在,我们是背着大包袱前进。每年几百亿元价格补贴就是个大包袱,越背越重。这个问题,总得有计划有步骤地妥善解决。权力不下放,企业没有自主权,也就没有义务,搞得好坏都是上面负责。全部由上面包起来,怎么能搞好工作,调动积极性?总之,改革要继续搞下去。
* 这是邓小平同志在听取中央领导同志汇报当前经济情况时的谈话。
责任编辑:孟庆闯校对:总编室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讲好抗战故事,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
- 纪念百团大战,在铭记历史中笃定前行
- 机器人足球比赛,有何深意?
- 中小企业韧劲足,中国经济活力强
- 文化遗产保护应多些“主动防御”
- 如何打通青年就业“最后一公里”?
- 促进国际数字贸易蓬勃、健康、有序发展
- 乘“热”而上,“避暑经济”燃旺消费热情
- “北京方案”塑造全球数字友好城市新范式
- “政策+科技”筑牢大国粮仓
精选视频
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
理论看点:“党大还是法大”是一个政治陷阱、伪命题
道路决定命运: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强国建设·专家谈】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历程
2分钟看懂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制胜之道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