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1986—1990)第八部分

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1986—1990)第八部分

  
  第四十三章 体制改革的任务和步骤
  “七五”期间的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抓好以下互相联系的三个方面:
  (一)进一步增强企业特别是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的活力,使它们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二)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市场,逐步完善市场体系;
  (三)国家对企业的管理逐步由直接控制为主转向间接控制为主,建立新的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制度。逐步完善各种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来控制和调节经济运行。
  围绕上述三个方面,配套地搞好计划体制、价格体系、财政体制、金融体制和劳动工资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形成一整套把计划和市场、微观搞活和宏观控制有机结合起来的机制和手段。
  实现上述任务,基本形成新的经济体制的雏形,大体上要分三步进行改革。第一步,在今后一、两年内,要继续搞活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大力发展横向经济联合,同时从宏观上加强和完善宏观间接控制体系;第二步,围绕发展社会主义商品市场的要求,逐步缩小指令性计划的范围,认真搞好生产资料价格体系和价格管理制度的改革,进一步完善税制,改革财政体制和金融体制;第三步,逐步建立与新体制相适应的组织机构,进一步解决企业隶属关系和条块分割的问题,最终实现政企职责分开。
  第四十四章 增强企业活力
  (一)进一步简政放权。除少数有特殊情况的部门和行业之外,国务院各部和省、自治区都不再直接管企业。城市也必须实行政企职责分开,使企业成为相对独立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二)国营大中型企业,在继续完善和巩固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的同时,适当划小核算单位,实行分级分权管理;部分小型企业,可以通过承包、租赁等形式转为集体或个体经营。
  (三)为各类企业创造比较平等的竞争环境。
  (四)改进企业领导体制。逐步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充分发挥经营者的积极性和开拓创新精神。
  (五)大力发展企业的横向联系,逐步形成一批企业群体和企业集团。
  第四十五章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第一节 逐步完善计划指导下的市场体系
  继续扩大消费品市场。积极发展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城市之间在商品流通方面的横向联系。逐步减少国家分配调拨物资的种类和降低其在总资源中的比重,扩大生产资料市场。有步骤地开拓和建立资金市场、技术市场,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第二节 改革价格体系和价格管理制度
  在充分考虑国家、企业和人民群众的承受能力的前提下,积极而稳妥地推进价格改革,逐步形成比较符合价值、反映供求关系的价格体系和国家定价、国家指导价格、市场调节价格相结合的价格管理制度。
  (一)消费资料,除少数重要商品仍由国家定价外,一般商品的价格要根据市场供求状况有计划地逐步放开。
  (二)生产资料,采取调放结合的方针,有计划分步骤地调整重要物资的计划价格,并逐步缩小执行国家定价的产品的比重,使计划与市场两种价格逐渐接近。
  (三)重要公用事业及主要劳务的收费标准或价格,仍由国家管理,并有计划地加以调整,其他劳务性产业的价格逐步放开。
  (四)严格控制连锁提价的范围和幅度。严格物价纪律,加强物价管理和监督。
     第四十六章 加强和改善宏观控制
  (一)计划工作的重点,要逐步地从直接控制为主转到运用经济政策和经济手段进行间接控制为主的、更全面的宏观管理的轨道上来。
  (二)进一步合理设置税种和调整税率,逐步过渡到按税种划分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的体制。税种设置和税率调整,要为合理地调整产业结构服务,为企业平等竞争创造条件。同时要明确划分中央、地方的财政支出范围,做好财政分级管理。
  (三)中国人民银行要通过综合信贷计划、金融政策、外汇管理和信贷、利率、汇率、准备金等各种调节手段,有效地控制货币供应量和贷款总规模。各专业银行应当坚持企业化的改革方向,逐步办成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
  同时,改革工资制度,健全经济立法和监督,建立经济信息网络,逐步调整政府经济管理机构。
责任编辑:孟庆闯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