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

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


  就大家讨论中比较集中的几个问题讲点意见。
  (一)继续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前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包括党的十二大、十三大,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十多年来我国各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证明我们的路走对了。今后十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我们的各项事业,都必须坚定不移地继续沿着这条道路前进,使这条道路越走越宽广。
  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是一件具有根本意义而又很不容易的事情。社会主义在中国所以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凝聚力,就在于这种结合;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只有在这种结合的过程中才能形成、丰富和发展。
  这次会议通过的《建议》,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问题,阐述了十二条原则。这些原则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特别是最近十多年来丰富经验的概括。实践证明,这些原则是完全正确的。现在的主要任务,是把这些原则具体化、制度化,使它们为广大干部和群众所理解,所掌握,使它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得到新的发展。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邓小平同志已经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重大发展。我们希望,全党同志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都要把心思用在这里,经过实践,集思广益,继续把这篇大文章作好。
  (二)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和扩大开放。
  全面落实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各项方针政策,关键在于继续坚定不移地实行改革开放。实行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实践上的一个重要创造。通过改革开放,纠正过去在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他领域的管理体制中存在的弊端,调动中央、地方、企业和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发展同国际社会的经济技术合作和文化交流,增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活力。这次会议通过的《建议》,贯穿着改革开放的精神,再次强调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政策。这一点至关重要。
  我们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目的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改革既要克服过去体制中存在的弊端,又要继承和发扬我们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和好传统,并且适应新的历史条件不断地有所创造。如果不坚决改变那些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制度和办法,革除过去体制中的弊端,我们的事业就无法前进。
  要通过改革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比如中央和地方,沿海和内地,城市和农村,大中型国营企业和其他企业,以及全局和局部,长远和眼前,国家、集体和个人等等之间的利益关系。改革一定会涉及这些利益关系。基本的原则应该是,从全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出发,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激发各方面创造精神的优越性,能够集中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办一些大事情的优越性。这就是说,既要照顾各个方面的利益,又要坚持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
  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关系。中央一再强调,治理整顿不仅为深化改革和保证改革健康发展创造条件,而且治理整顿本身也需要贯彻改革的精神和在深化改革中进行,二者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在治理整顿中已经和正在采取的深化改革的措施,要抓紧落实。
  在改革中,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扎扎实实地工作。
  要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技术合作和交流。要进一步办好已有的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地区。要办好上海浦东新区,充分发挥上海和长江沿岸腹地经济资源和科学技术的优势。同时,还要考虑有重点地选择一些边境城市,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促进边境贸易的发展。要以对外开放地区为依托,发展外向型经济,外引内联,带动内地经济、管理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在对外开放中,要努力学习和吸收外国包括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科学管理经验和进步文化成果,同时坚决抵制资本主义制度那些消极腐朽东西的侵蚀。
  (三)关于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问题。
  《建议》提出,要在今后十年中初步建立适应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并且提出了需要把握的若干要点。这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要继续探索和积累经验,在理顺各种复杂经济关系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切实可行的法规、制度和办法。
  (四)关于增强大中型国营企业活力的问题。
  我们必须下大力气搞好大中型国营企业,充分发挥它们的主导作用和骨干作用。大中型国营企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脊梁。它们的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到目前我们能否克服财政的困难,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而且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现在财政困难,问题主要在大中型国营企业效益低。这里有许多复杂的因素,必须从改善外部条件和内部管理两个方面来解决。普遍提高大中型国营企业的效益,增强它们的发展后劲,应该作为搞好国民经济的关键环节来抓。从明年起,国务院要专门研究和部署解决这个问题,各地方、各部门也要集中精力解决这个问题。除了改善宏观管理,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深化企业内部改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外,还可以多利用一些外资搞技术改造,这个问题我们大家都已经看准了,就应该坚决把它解决好。
  (五)关于共同富裕的问题。
  我们既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又要提倡先富起来的帮助还没有富起来的,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少数人富起来,大部分人穷,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越性就在共同富裕,防止两极分化。社会主义的本质也主要体现在这里。经济发达的省、市和地区要继续发挥自己的优势,发展本省、本市和本地区的经济。经济不发达的省、自治区和地区,也要根据各自的特点和优势,积极创造条件发展经济。经济发达的省、市和地区要通过横向联合、技术转让等经济办法,来帮助经济不发达的省、自治区和地区。这要作为一个重要问题来研究,并逐步形成具体的措施、办法。
  (六)关于“两个文明”一起抓的问题。
  我们在加强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能一手硬、一手软。要继续贯彻中央关于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教育和斗争的方针。
  越是改革开放,越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越要抓紧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越要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越要强调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思想政治工作加强了,人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提高了,改革开放就可以搞得更好、更有成效。
    * 这是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闭幕时的讲话》的一部分。标题为本书编者所加。
责任编辑:孟庆闯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