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先有新青年,才有新国家(2)

陈独秀:先有新青年,才有新国家(2)

  他想办杂志的念头在日本就有了。这回,他对汪孟邹说,希望由亚东图书馆负责杂志的印刷和发行,“只要有个十年八年工夫,一定会发生很大的影响”,陈独秀对这本杂志信心满满。他没想到的是,仅仅一年多以后,这本杂志就在中国青年读者中有着如雷贯耳的巨大影响力,而自己一生的命运与事业都会与之相连。

  新杂志起初被命名为《青年杂志》。虽然陈独秀说,《青年杂志》在十年八年内会有很大的影响,但汪孟邹看不出这本杂志能有多少经济效益。“亚东”是个小摊子,实在拿不出这笔开办费,汪就把杂志介绍给朋友开的“群益书社”。“群益”接受了,商定每月为新杂志付出200大洋的编辑费和稿费。就在新杂志于创刊之际,“群益”的老板收到了上海基督教青年会的抗议信,说《青年杂志》与该会办的《上海青年》“名字雷同”。于是,“群益”的老板决定将新杂志改名为《新青年》,陈、汪一致同意。这个名字其实远比原来的名字响亮得多,陈独秀还在改名后的刊物上特作文说:“青年何为而云新青年乎?以别夫旧青年也。时时微闻无数健全洁白之新青年,自绝望消沉中唤予以兴起,用敢作此最后之哀鸣!”

  1915年9月15日,《新青年》的创刊号(《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正式亮相。这是一本16开、100页的月刊,每6号为一卷。创刊号的开篇文章就是陈独秀写的《敬告青年》,也即《新青年》的发刊词。

  开宗明义,陈独秀一上来就写道: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新陈代谢,陈腐朽败者无时不在天然淘汰之途,与新鲜活泼者以空间之位置及时间之生命。人身遵新陈代谢之道则健康,陈腐朽败之细胞充塞人身则人身死;社会遵新陈代谢之道则隆盛,陈腐朽败之分子充塞社会则社会亡。”

  当时的中国,正以五千年的古老之躯,迎来最猛烈最新潮的革命冲击,那些腐朽的陈规陋习在一代新青年看来,已经特别不能忍耐。陈独秀曾经撰文痛批1914年的中国“贪吏展牙于都邑,盗贼接踵于国内,法令从心,冤狱山积,交通梗塞,水旱仍天”,他甚至曾不无偏激地说这样的国家还不如给别人瓜分了去!

  现在,陈独秀满腔热情地将国家的希望寄托在一代新青年身上,“予所欲涕泣陈词者,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他接着说,算不算是青年,“华其发,泽其容,直其腰,广其膈,非不俨然青年也”,要看他脑子里是不是塞满了旧文化的陈腐观念。所以,陈独秀提出了新青年的六大标准: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本文关键词: 组图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采编二部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