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先有新青年,才有新国家(4)
毛泽东曾称“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五四运动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意义重大,它为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准备了理论和干部。
陈独秀在1919年6月11日因在北京“新世界商城”散发传单而被北洋政府逮捕,3个月后获释,去了上海,从此他更向左转,开始研究并信仰共产主义。1921年在上海,他与他的同志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共的“一大”上,当选为总书记。而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多是受五四运动影响成长起来的一代。
陈独秀后来曾因“右倾机会主义”被批判,因“托派”被开除出党。但是陈独秀晚年在国民党的法庭上仍坚称自己是共产党员,在监狱里,他仍坚持,“科学与民主,是人类社会进步之两大主要动力。”他直至生命终结,也没有放弃他的理想。
1921年,五四运动两年后,中国共产党成立。
1949年,五四运动30年后,中国共产党建立起了一个新的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本文关键词:
组图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采编二部校对:总编室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携手她时代:为全球妇女事业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 以农业科技创新之笔,绘就全球食物供应新图景
- 创新发展工业旅游,推动首都文旅高质量发展
- 数字人才需求旺 折射数字经济活力足
- 从“ChinaTravel”到“空箱赴华”:开放新名片背后的政策、服务与文化三重奏
- 1500亿!小包裹连千城,物流脉动彰显经济活力
- 矢志治水兴邦,奏响“安澜有我”的青春交响
- 以人工智能大模型赋能政务服务效能提升
- 周维富:新时代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内涵与实践路径
- 刘东超:以文化为重要支点推动高质量发展
精选视频
【新质生产力】100%还原布料色彩的背后:技术经理人让发明专利告别“高阁”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遵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任务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