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斯麟:惟一见过列宁的中华民国官员(3)
临行前,北洋政府再次明示张斯麟中将,遇事只能相机作非正式的接洽。北洋政府主要以观望和探听虚实为主,不愿意在西方列强尚未普遍与俄国发展关系之前,与之发展太深的关系。张斯麟中将率领的代表团启程,意味着中国北洋政府终于开始对俄国主动接近了,这是中俄交往中的一个突破性行动。
中国代表与俄国代表的出访几乎同时进行着
张斯麟率代表团到莫斯科去,俄国方面并不知道,这是因为北洋政府采取的是与俄国政府非正式接触的态度,由张斯麟随机行事;而此时,俄国派出的远东共和国外交代表团在优林率领之下正准备进入中国,就《宣言》进行谈判。北京政府不敢放行,优林被阻在中俄边境的买卖城。
1920年5月16日,远东共和国就向北京发出照会,建议中、俄、远东国三方举行会议,以俄国1919年7月25日《宣言》为基础,就解决所有紧迫问题进行商议,但没有得到北洋政府的回音;1920年5月底,以年轻的陆军副部长优林为首的远东共和国外交代表团毅然前往中国。与张斯麟一样,优林使团也是事先没有外交照会,没有打招呼,没有征询出访国的意见,只是在抵达中国边境口岸买卖城(现已分割为蒙古国恰克图市和俄罗斯阿尔布拉克市)后,才于6月12日发出了一份简单的电报,请求北京命令地方当局协助他们前往北京。
张斯麟途经远东共和国时,远东共和国没有得到任何官方证明,因此对他很不热情。6月24日,远东共和国外交总长克拉斯诺晓科夫致电北京。电文说,贵国派入我境内之人,他欲往何处去,抱有什么样的目的,我们一概不知,也没有得到贵国的正式照会。
张斯麟于6月27日抵达远东共和国重镇上乌斯丁,远东共和国官员对张斯麟态度漠然,他几乎是不受欢迎。张斯麟遭到冷遇,盘桓多日,不是办法,于是给列宁和外交人民委员部齐切林发出电文。张斯麟在电文中自我介绍说,他率领的中华民国代表团现停步于远东共和国,拟前往俄国首都莫斯科,主要目的是“为了建立贸易和外交关系”,请准予放行。
齐切林接到电报后,照会中国北洋政府外交总长陆征祥,核实张斯麟的身份。北洋政府怕此消息成为正规政府消息,泄露出去得罪了协约国,于是语焉不详,既不说张斯麟是,也没说张斯麟不是,搞得齐切林一头雾水,不得要领,事情就搁置了起来。远东共和国对张斯麟的态度非但没有转好,相反,要驱逐张斯麟出境。
张斯麟知道北洋政府事到临头总是吞吞吐吐、犹豫不决,作为军人,他不喜欢拖泥带水,于是马上拍电报直接与旅俄华工联合会主席刘绍周联系,要求迅速疏通关系,促成此行。
刘绍周与列宁打过交道,曾多次见面,还参加了共产国际成立大会,是列宁“组织里的人”。刘绍周直接向列宁请示:考虑到北洋政府的矛盾心态,在没有得到北洋政府答复之前,可否允许张斯麟将军率领的中国代表团前来莫斯科。
列宁说,俄国政府欢迎中华民国张斯麟将军的到访,当着刘绍周的面,列宁挥笔致函齐切林:请远东共和国迅速安排张斯麟将军一行前往莫斯科。
本文关键词:
组图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采编二部校对:总编室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聚焦城市现代化建设,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 “馆城融合”让博物馆融入城市生活
- 向“新”做“实”,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动能足
- 重温民族记忆,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 守护绿水青山 绘就美丽中国新图景
- “互惠发展”,勾勒中国外贸亮丽图景
- 贸易额增长超40倍,彰显上合组织经济合作强大韧性与活力
- 壮哉,九三胜利日大阅兵
- “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惠及千家万户
- 市民更有获得感,北京公园条例修订草案有规范
精选视频
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学习思想】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在新征程上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深圳经济特区的成功实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样本经验
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发展是百年党史的光辉篇章
党领导深圳经济特区建设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