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文化> 正文

借鉴传统文化 建设先进文化(8)

第三个是媒体问题。世界上有一个普遍的趋势,就是媒体越来越极端,越来越民族主义,很少有人能够抵得住这个浪潮。比如说大家都感到右翼很厉害,是不是?我在日本留学了很长时间,一直在研究日本的媒体,我发现很重要的一条,媒体有两个特点。第一,语不惊人死不休。你没有找出一些极端的言论,谁理你啊!所以在日本的媒体当中,那种正儿八经的学者很少参与,参与媒体的都是那些文化人。第二,正儿八经的人都不愿意发表他们的观点,那些表达极右势力的人容易找到媒体,而且发表得特别多。所以我们看过去,一派极右。其实我们的媒体,你去收集一下,民族主义也非常强烈。我认为这个世界正在进入一种媒体的民族主义,这跟追求和谐社会是非常对立的一个问题。世界上各个地方的媒体很多都是民族主义化。我觉得媒体现在遇到一个瓶颈,要么商业化,要么事业化。媒体一定程度的商业化,使得我们的记者都没有一个很好的传媒形象,这是我们现在需要考虑的问题。要商业化,就是变成企业的商业化,不要传媒人士商业化。我觉得,现在媒体的公正形象还是需要来建设。

第四个,我们现在没有统一的文化政策,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过去文化政策都是评价性的政策。什么叫评价性?就是我要求你有思想性、艺术性、娱乐性。那你怎么知道它有没有思想性、艺术性、娱乐性?比如说看一个电影,你找一个艺术家跟我来评价,两个人的思想性肯定有很大的差距。以《红楼梦》为例,我认为《红楼梦》是封建的道德、封建的文化,我对《红楼梦》的思想性评价好低,但搞红学的人评价肯定很高。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个评价性的标准实际上是把压力都抛给了官员,官员要把握好尺度。官员的压力太大,他宁愿往严里来审,这不就是妨碍我们的繁荣文化嘛!所以我认为,评价性的标准就相当于没有确定的标准,这很麻烦。我们应该想办法去制定一个限定性的文化标准。这个限定性的标准就是核心价值最低的部分,作为底线,就是不能反社会,不能反我们走核心价值,不能反我们的法律。在这个基础上,很多东西都允许存在,我们只能引导,不能清除它。但是违反了这个东西,我们应该清除。所以有两个政策,一个是限定性的政策,一个叫做分歧政策。我认为这个是一定都要做的。

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今天讲了一个问题,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能够让老百姓享受到,包括一些少儿。但是现在,谁能够代表少儿的文化权利?我们都是要限制。我们这个委员那个委员都是要提限制,这个不好,那个不好,有谁来提议我们怎么样让少儿很快乐,什么东西他们玩起来很快乐,我们想办法去满足他?我们都想搞寓教于乐,最后是只教不乐,也就是我们的少儿没有代表。我觉得,我们过去的文化政策需要调整,一方面要制定一个确定的标准,另一方面在管理上要有弹性。

第五个,进行文化的变革。改革开放以来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是什么?就是与时俱进。但有没有发现:与时俱进要标准。如果与时俱进没有标准,那与时俱进就走过头了。我们的核心价值就是我们的标准。核心价值要很长时间稳定的,但是文化的其他很多东西,是要经常调整的,我觉得应该是这样一种关系。我们现在国学热,当然我们要重视传统,这很重要,但是这不代表我们的传统。官员应该拿功绩的钱来提供一点公共文化服务,这可能要比功绩好一点。我们在给民众提供公共文化的这个范围里面,是应该可以做选择的:现在提供什么,后来提供什么。比如说提供读书或者是提供学校的教育等,总比花那么钱搞一个大的博物馆供少数人看要好。

文化产品也有优先供应的问题。我们现在没有这个顺序。大家一选就选形象工程,不管是什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凡是能够给我带来形象工程的,就先干,剩下的统统不干。全国有23%以上的县级图书馆,图书馆是建立起来了,但是每年一分钱的图书预算都没有,那你盖那个图书馆干什么?这是我们要调整的部分文化。我们要发展创造性的文化。我们要弘扬传统文化,但现在只是靠传统文化来生存,这不是社会主义的文化创造力没有得到体现啊?

另外,我想强调的是和谐。我前面讲了一种多元的和谐,我们现在要在发展当中和谐,要在改善当中和谐。我们不是说因为这个和谐社会,大家要和谐,不能有意见的分歧,不能有观点的对立,我认为这是不对的。科学发展观,实际上就是可持续的发展观,要找到可持续的科学方法,还要讲差异与和谐。

第六个,我觉得我们的干部是代表先进文化的。大家有没有想过,谁代表共产党的形象,谁代表中国政府的形象?我认为,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基层的素质如何提高,能够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央政府的形象。他们如果不提高的话,中央领导做得再好,党和政府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还是有缺陷的。所以,我觉得我们今后的工作重点应该放在基层。我个人认为应该取消地级市,然后把县级作为一个枢纽。每一个县长或者是书记,最高的官可以当副省级。应该在这个枢纽当中,建立我们干部的形象。另外,我认为应该分两个方面:一个是针对大干部,建立法制化的干部管理体制,就是干部的政绩终身档案制;一个是基层的干部。我的第一个想法是,干部的工资大幅度提高。提高到什么程度呢?提高到至少是现在垄断企业的一半,一个人提高两倍。第二个想法是,考核要严格。基层的干部考核要严格,大干部的考核也要严格。基层考核要严格的话,在基层必须要做好各项工作才能够有效。大干部搞终身政绩档案终身制。什么是政绩档案终身制?比如说你在石景山区任职期间总共批准了10个项目,每年这10个项目的结果要公布。到下一任,你跑到上面当省长了,过去几年在任期间批准的项目怎么样,现在进展怎么样,都要跟在你屁股后面。这样,他在做任何一个决策的时候,都会慎重。

还有,我们现在的管理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我跟好多学者的观点有很大的差异,他们都特别重视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改革,我认为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管理体制,具体的管理机制问题。我们大的体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很多具体的管理需要调整。举例来说,如果拿过去的管理方法来管理中央电视台,肯定是不合理的。假如中央电视台在几十年前没有赚到钱,我们用行政的方式来管它还可以,它现在已经成为中国利润最丰厚的机构之一了,那你怎么样管它?必须用现代的方法来管。包括我们大学的管理,包括各个层级的管理,缺乏专业化。举例来说,大学行政化,有的大学的校长一当就是20年,党委书记一当就是30年,你想这个学校所有的行政资源是不是都被他掌控了,这个才可怕呢!我认为行政化不可怕,可怕的是少数人支配了大多数的资源。所以,管理机制一定要灵活、要调整。副校长、副书记在任的不能超过8年,中央领导都是这么做的,为什么我们的大学不这么做?

第八个,青少年的教育。我们原来一直想用动漫来解决青少年的娱乐项目,但是现在动漫都是给没脑袋的人看的,是给少儿看的。他看完以后,等有辨别能力了,又送日本、美国熏陶了,哪有什么用啊!我们实际上真正要解决的问题是青少年教育。另外,我们要重视幼儿园。现在幼儿园没有纳入教育体制,但是幼儿园实际上是儿童很重要的一个受教育的阶段。大学的时候就不一样了,那些大学生都是很有想法的,但他们现在又面临着很多压力,有很多心理问题。所以我认为大学应该坚决实行导师制。为什么不搞导师制?别人会说我一个人带30个人,带得出来吗?绝对带得出来的,没有问题的。不管再怎么忙,带30个人绝对没有问题的。但是为什么不搞?我觉得像北大那些学生,都是各省市的状元,一到北大来,马上面临着一个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们历来没有考过第三名,到北大一来,一下子就掉到第25、第30、第50名,心里面马上就变得悲观。有一半的状元心里绝对受不了,这就需要心理教育。所以,觉得大学有必要实行导师制。

另外,我觉得应该寓教于乐。假如你想干一件寓教于乐的事情,应该让这件事情本身很快乐,然后在尽可能的快乐中加入一点教育的素材。而不是说,想做一个教育产品,然后让他有点乐,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凡是你的目的本来就是想教他的,然后再来抓点娱乐的,绝对不可能影响到青少年。他一看就知道你这是弱智,还想教我。娱乐就是娱乐,教育就是教育,这是很分明的。你在娱乐当中增加一点文化含量,这个可以。有没有看过美国的海底总动员?那种片子是真正寓教于乐的,人家首先要让人快乐,然后里面又有点教育。

最后,讲一下文化走出去的问题。我们的文化特别重视走出去,中央也很重视。我们接下来还制定政策,推动走出去。我认为我们在走出去的时候,应该有两个考虑:第一个我们一定要持续不断地走出去,第二个我们走出去的时候,一定要让别人感觉到有非常友好的交流方式,而不是强势推动的方式。咱们文化在走出去的时候,媒体马上会出现中国现在崛起,过去用经济来占领现在又用文化来占领的言论。我们过去封闭太久了,别人对我们了解太少了,所以我们现在希望别人了解。哪个国家建立一个孔子学院,在这个学院当中应该搞一个当地的文化交流中心,或者在我们国家相应对等地搞一个。比如说加拿大多伦多市搞一个孔子学院,我们可以在北京市搞一个加拿大文化研究学院。我认为那样子的话,会让我们走出去的时候减少很多对抗的障碍。另外,我们现在走出去,大多数走的是传统的文化,这还不够,应该走现代文化,让中国现代的文化同样走出去。这才能够代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依靠的全是孔子的话,我觉得这个还是有点问题。我认为在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当中,现代的文化应该占七成的比重,传统文化占三成的比重。这才是合理的。如果我们在推广文化当中,传统文化占到七成,则非常不合理。

今天交流的内容就这些,谢谢大家。

(据“宣讲家”网站报告录音整理,报告人系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刘晓楠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