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原副院长、中央党校党建专业博士生导师甄小英,在做客人民网“七一社区·理论论坛”时说,要杜绝“跑官、买官、要官”现象,需要靠透明公开和扩大民意测评权重。
党内监督运行是党内民主实施的依据和保障。监督的重点其实就是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要强调的就是一把手。作为领导干部任前监督的措施,我们如何在扩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民主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
近些年来这方面有很多改革,也有很多的制度。比如十七大提出人事干部的改革,就是监督党管干部的原则,坚持民主、公开、择优,防止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在健全提名制度,增强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科学性方面,也有了很多新的做法。十七大对政治局委员的人选也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投票进行了推荐。这些制度可以逐渐地规范化,不断地制度化。
但是,为什么那么多的制度、条例、规定还出现“跑官、买官、要官”这些现象呢?说明我们的干部规定还是有些漏洞。从执行上来看,一个是扩大透明度,我们也进行了测评,但是不公开,党员、群众都不知道。另外测评结果的使用上,比如群众都拥护这个党员干部,那个票少,领导也不公布,还是用少数人。
所以,办法有两个,一个是公开透明方面加大力度,一个是加大民意的权重。一些地方,比如内蒙古的扎兰屯民意权重占到60%。那么多的人都不拥护你,只是上面的领导想用你,他也用不了。这也是一种创新。另外就是好的经验制度化,已经取得了不少的进展,但是我们的制度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健全。 (原题为 加强党内民主监督提高民意测评权重)
编辑点评:杜绝跑官、买官和要官的现象,关键在于完善干部任用制度。改革现有的用人制度,创造“民主政治式”的政治文明,让官场变得民主、透明。“制度反腐”的要义,是要建立一种使“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无法生存的制度环境,即首先要纠正产生腐败的机制体制!只有铲除了滋生腐败的制度温床,“跑官要官、买官、卖官”者才无法藏身。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