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是后冷战时代新的国际关系体系确立的关键期。在世界正经历大变革、大调整、大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推动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一步发展,不仅关乎中俄两国战略利益,也关乎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6月15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开始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第十五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此访适逢中俄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15周年、《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10周年,两国领导人不仅深入总结了中俄关系的历史经验,还对其未来发展做出了战略规划。
中俄既是世界大国,又互为最大邻国。两国始终在对方的对外战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相互的安全、稳定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中俄关系的历史表明,中俄只能友好、不能交恶,“和则两利,斗则两伤”。
2001年,中俄两国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条约签署10年来,中俄关系一直保持全面健康快速发展势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水平:两国彻底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在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方面相互坚定支持,战略互信不断增强;两国建立起完备的高层交往机制,国家领导人保持着频繁互访和会晤;两国经贸、能源、科技、地方等领域务实合作取得丰硕成果,给两国人民带来切实好处,为两国发展振兴发挥了积极作用;两国举办“国家年”、“语言年”等大型交流活动,人文合作蓬勃发展,民众相互了解和友谊日益加深。
中俄是重要的新兴市场国家和战略协作伙伴,两国经贸合作前景广阔、潜力巨大。2010年,双边贸易额已接近600亿美元。中国跃升为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两国投资和经济技术合作步伐明显加快,边境和地区合作蓬勃发展。去年11月,梅德韦杰夫总统提出未来3至5年双边贸易额达到1000亿美元目标的设想。从目前发展势头看,实现这一目标是完全可能的。
胡锦涛主席此次访俄期间,两国签署了《关于当前国际形势和重大国际问题的联合声明》和《关于〈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10周年联合声明》,双方签署能源、金融等领域多项合作文件。可以说,在国际新秩序加速形成之际,中俄关系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是中国实现和平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俄罗斯国力振兴、重新崛起的重要阶段。两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都在国内,巩固睦邻友好、推进战略协作是两国维护各自国家安全、促进国内经济发展的共同需求。而中俄两国只有最大限度地利用经济互补性,制订共同战略、争取共同发展,才能实现各自的崛起与振兴。
未来,中俄两国将大力弘扬两国世代友好的和平理念,坚定不移致力于全面深化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为两国持续发展和全面振兴,为增进两国人民福祉共同努力,并为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安全、稳定做出新贡献。
(作者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俄罗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望海楼:中俄关系站上历史新起点
本文关键词:
望海楼
相关阅读
- 美国搞“民主峰会”,惨淡收场是必然的2021-12-13
- 点亮未来世界发展的星空2019-02-15
- 京津冀协同发展5年了2019-01-21
- 民族复兴的关键一招2018-12-18
- 公方彬:“军队国家化”没有法理基础2014-11-05
- 中美对话凸显三大亮点2013-07-11
- 安倍两张面孔 哪一张是真的2013-06-05
- 把中哥关系推向更高层次2013-06-05
- 中国不会坐视菲律宾胡来2013-06-04
- 习近平美洲之行的三个第一次2013-05-31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讲好抗战故事,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
- 纪念百团大战,在铭记历史中笃定前行
- 机器人足球比赛,有何深意?
- 中小企业韧劲足,中国经济活力强
- 文化遗产保护应多些“主动防御”
- 如何打通青年就业“最后一公里”?
- 促进国际数字贸易蓬勃、健康、有序发展
- 乘“热”而上,“避暑经济”燃旺消费热情
- “北京方案”塑造全球数字友好城市新范式
- “政策+科技”筑牢大国粮仓
精选视频
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
理论看点:“党大还是法大”是一个政治陷阱、伪命题
道路决定命运: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强国建设·专家谈】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历程
2分钟看懂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制胜之道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