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三个阶段及发展趋势(2)

核心提示:文化消费是一个空洞,如果没有我们本民族的文化产品进行填充,其他国家的文化产品就会进来,从这个角度说,无论怎样强调文化产业都不为过。如今中国走出去的时候,要宣传什么样的核心价值,张扬什么样的中国精神,这是我们做文化产业的人也是全国人民都要思考的。如果我们没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我觉得我们将是文化上的东亚病夫。

改革开放初,中国自己的文化产品代表性的只有8个样板戏,还有一些从港台以及西方舶来的大众文化,这时候我们对待文化的态度主要是堵。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始逐渐实行双轨制。国家进行文化体制改革以后,出现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以前由国家养着的占有大量文化资源的事业单位如何转轨转制的问题,二是市场准入的问题。其实中国一直有市场准入的门槛,比如外资跟内资是不平等的,比如广电跟意识形态密切相关,是不准民营或者国外企业进入的。这一次的文化体制改革有望进一步完善市场的准入制度,也就是说内资、外资、民营、国营可以平等竞争,当然这是一个很美好的愿景,需要我们继续努力。

第二,产业的并购重组有望提速。在文化产业的改革过程中,并购和重组是一个很重要的路径。广电原来是一个一个独立的事业单位,现在重组成广电集团,比如湖南卫视、湖南广电以其经济台为核心重组以后上市,但上市有很多门槛。这一次体制改革以后,类似的重组在一些政策的扶持之下有望提速。

第三,对产业支持的措施有望扩大。在以往的文化产业发展中,占有的资源越多,政策倾斜越大,但现在是所有的产业都有可能获得政策支持,政策支持面有可能进一步扩大。

第四,加快发展新兴的文化产业业态。关于文化产业的业态问题,实际上有很多人是不太清楚的。举个例子,原来一个创意在出版印刷业里完成了一个产品,这个创意资源就算用完了,但今天出版行业的创意可以在影视行业得到延伸,也就是说一个创意可以有无数个发展。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杜拉拉升职记》就是由一本书发展成一个电影,然后又发展成一个电视剧。再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迪士尼,由电影发展到主题公园,还衍生出服装、玩具等,这些都构成了文化产业的新业态。再比如苹果公司,苹果卖的只是手机吗?其实苹果手机里的很多服务也是苹果的重要卖点。国外有评论说,苹果不仅是科技创新的英雄,还改变了文化产业、手机产业乃至整个信息产业的业态。

第五,为文化要素市场建设指明方向。传统文化产业里边的一个行业,在新兴的文化产业市场里只成为一个要素,每一个要素的整合和发展会影响到整个要素市场的健全。比如中国的动漫市场有国家政策的扶持,所以每一个省市都在申请动漫基地,实际上是沿用了传统的科技园区的思维,最主要是做文化地产,把一块地圈起来,从国家申请到2、3个亿的扶持资金,就支起摊子做动漫。但我国动漫产业的出口是有限的,生产了上千上万部动漫,中央电视台或者地方电视台的购买量和播放量是有限的,等于国家白白浪费了很多钱。所以,要素要通过市场这只手来平衡、来重新建构。此次文化体制改革也为这一块指明了方向。

第六,打造精品文化品牌。原来我国的文化市场是比较粗放的,有很多产品大家都不满意,像一些电视剧净是高大全的那种文化形象,为什么那么多人愿意看韩国电视剧,那里面讲的都是家长里短身边事,但是有很多细节,文学和艺术的世界是靠细节来支撑的,人物形象通过细节变得真实、鲜活。在文化部的“十二五”规划里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走出去”,我们的文化产品要做成文化精品,成为有影响的品牌才能走出去。

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历程

责任编辑:陈航舟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