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三个阶段及发展趋势(3)

核心提示:文化消费是一个空洞,如果没有我们本民族的文化产品进行填充,其他国家的文化产品就会进来,从这个角度说,无论怎样强调文化产业都不为过。如今中国走出去的时候,要宣传什么样的核心价值,张扬什么样的中国精神,这是我们做文化产业的人也是全国人民都要思考的。如果我们没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我觉得我们将是文化上的东亚病夫。

文化产业、文化体制改革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三个重要概念和文化政策以及实际建设过程中的具体实践是什么关系,接下来我们对此做一个综述。

第一,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又称文化工业,在20世纪40年代,法兰克福学派认为,文化元素一旦与现代科技结合,形成工业体系,就会产生巨大的影响社会的力量。在传统社会里,文化跟普通大众是没有太多关系的。198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文化产业定义为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文化产业还有一个定义是结合创造生产与商品化的方式,运用本质是无形的文化内容(这些内容基本上受到著作权的保障),其形式可以是货品或者服务。实际上美国就把文化产业叫做内容产业,英国把文化产业叫创意产业。每一个国家对于文化产业的理解不同,对文化产业的命名也不同。

从上世纪60年代末开始,英国的传统工业就已经衰落了,于是就把创意产业作为整个国家的发展战略。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伦敦的每一任市长都有一个市长宣言或者叫做市长规划,把每一个任期的文化发展或者创意产业的发展作为最重要的目标。

全世界文化产业的兴起是在上世纪的60年代到90年代之间,我们一般用两个技术来区分,一是以电子技术为载体,比如收音机、电视都属于这样一个范畴。二是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兴起,我们管这个时期的产品叫做创意产品,这个时期传媒或者载体的复制速度越来越快,大量的空间需要内容去填充,此外还有一个更加关键的因素,就是老百姓的生活好了,解决了生存、温饱问题之后开始有盈余去购买、消费文化产品,文化产品和文化需求都变的非常旺盛。在这个前提下,全球的文化休闲业开始蓬勃发展起来。文化产业成为一个附加值非常高、增长非常快的产业。在英国,创意产业的利润远远超出了金融业、制造业。在美国,电影业所获得的利润远远超过了飞机制造业。

文化产业的边际效应非常大。举一个非常通俗的例子,卖烤翅的地方可能卖烤翅是不挣钱的,而是靠卖啤酒挣钱。文化产业的盈利点和卖点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卖点在一个文化内涵,但盈利点在边际效益。大家可能知道张艺谋的“印象刘三姐”、“印象西湖”,“印象”系列给当地的旅游产业带来了巨大的效益。“印象刘三姐”在阳朔,在有这一台节目之前,几乎所有到桂林的旅客都不会住在阳朔,一般是上午过去,下午转一圈,然后坐车回桂林。“印象刘三姐”这一台节目就是为游客量身制作的,首先要让游客住下来,最少住一晚;其次还要让游客买东西,只有游客留下来,当地旅游业才能有钱赚。我们跟踪了“印象刘三姐”,它是2004年开始的,到目前为止已经7年,它的边际效应就是阳朔的旅游产业由原来的4个亿,已经发展到了现在的20多个亿,原来阳朔没有一个五星级酒店,现在已经有了两个超五星级酒店。“印象刘三姐”这一台节目只在音乐上利用了传统文化资源,即使用了电影《刘三姐》里的音乐,此外它的布景、人物、歌舞都跟刘三姐没有什么关系。它实际上是用了一个传统的文化资源做卖点,却不用专业的演职人员,当地大概有4个村庄的农民参加演出,农民白天卖旅游产品、下地劳动,晚上拉着自己的牛或者穿上自己的民族服饰去参加表演。既是自娱自乐,又能赚到钱,它对于当地农民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方面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其创造的经济价值。

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的主要代表人物阿多诺非常反对文化工业,他站在传统的立场,认为文化工业把文化的创造性的本质给去掉了,把所有的产品变成流水线上的作业。但从大众的角度看,所有的人都有平等的享受文化的权益,而我们的公共文化服务实际上就是从满足一般群众的文化需求的角度设立的。有钱的人可以享受很多用钱购买的文化产品,普通大众没有那么多钱,所以国家通过公共财政设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比如社区文化中心、乡镇文化中心、区县文化中心、省市文化中心以及国家文化中心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责任编辑:陈航舟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