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文化产业链 占据利润高端

打通文化产业链 占据利润高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网络经济时代,文化产业以其独特的优势,正成为各国家和地区的主导或重点发展产业,文化产业在许多国家国民经济生产总产值中的比重在逐渐增加,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家财富和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标志之一。文化产业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本文从产业链视角提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思考和建议。

一、产业链理论和视角

产业链理论的来源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方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的分工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亚当·斯密的基础上对分工思想进行了进一步研究;赫希曼1958年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从产业前后向联系的角度论述了产业链的概念;迈克尔·波特1985年在《竞争优势》一书中首次提出价值链的概念。国内对产业链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最早从农业产业链起步,进而拓展到很多产业领域,包括能源产业、移动通信业、文化产业、建筑业、服装业、高新技术产业、生物医药业等等。到目前为止,专门针对文化产业的研究尚不多见。

1.产业链的概念

傅国华1990年在研究海南热带农业发展课题中,首次在中国提出了“农产品产业链”一词[1]。从产业间关系角度,产业链可以看成是由一系列相互连接的产业共同组成的一个复杂、完整的产业系统;从产业内部角度,产业链可以看成是指某产业内部位于上下游环节的不同企业,通过相互协作共同向最终消费者提供产品及服务时形成的分工合作关系;从价值链角度,产业链可以看成是一种产品或服务通过设计、生产、销售、运送和管理最终实现消费等一系列实现价值增值的活动过程。

本文的理解更强调文化产业是依靠技术、资金、人才、政策等各方面的支持通过一定的有效组织及资源整合,以生产面向市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精神产品或服务的产业。文化产业链可以看成是相关企业与企业结成的一种战略联盟关系链。

2.产业链的类型

产业链类型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划分方式。从行业视角,产业链可以分为农业产业链、林业产业链、畜牧业产业链、煤炭产业链、汽车产业链、钢铁产业链、电信产业链、服装产业链、高新技术产业链、教育产业链、体育产业链、旅游产业链、金融产业链、媒介产业链等等;从企业间关系视角,可以分为技术推动型、资源带动型、需求拉动型、综合联动型4种;[2]从生产要素投入视角,产业链可以分为劳动力追加链、资金追加链、技术追加链、附加价值链4种。[3]

3.产业链的形成

产业链的形成有很多的原因,传统制造业产业链的形成是社会分工所引起的,产业链的形成能更好地节约交易成本,提高市场效率,产业链各环节能够很好的协作,专业化分工与产业链组织不断深化。从产业链形成诱因角度来讲,产业链的形成有政策诱导,需求内生等;从企业间关系角度来讲,技术合作、资源共享、需求拉动等都可能成为产业链形成的原因。产业链的形成能进一步促进分工与协作,反过来,分工与协作有助于产业链向更完善、更有效的方向发展,如此往复,产业链不断发展和延伸。

4.产业链整合及延伸

产业链整合是产业链为了谋求更大、更长远的竞争优势进行的一种战略选择,包括横向整合、纵向整合以及混合整合。横向整合是指产业链条中某一环节上多个企业的合并与重组;纵向整合是指处在产业链中,上、中、下游环节的企业合并与重组,包括前纵向整合和后纵向整合;混合整合包括横向整合和纵向整合。

产业链的延伸是在产业链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将产业链的功能进一步增加和拓展。产业链的延伸包括横向延伸、纵向延伸以及混合延伸。横向延伸是指经营同类产品或服务的企业之间进行兼并、重组或者结为战略联盟,从而扩大经营规模,将业务范围不断横向扩展,降低经营成本,增加企业竞争力和影响力;纵向延伸是指产业链向上游延伸到资源或生产资料的开发等环节或者是向下游延伸到产品或服务的相关衍生品生产或销售上,包括前纵向延伸和后纵向延伸两种形式,其重要原因是降低交易成本,包括协同效应的经济性和市场交易费用的节约;混合延伸则是前两种延伸的综合,具有前两种模式的综合优势,可以规避风险,实现多点支撑,综合利用企业资源。

近些年,学者们逐渐从产业链的角度开始了对文化产业的研究,涉及到出版、传媒、旅游、动漫等领域,但现有研究大部分仅仅从某个行业进行分析,未能从产业链理论角度深入揭示文化产业发展趋势和方向。从产业链角度揭示文化产业规律对于我国文化产业今后如何发展等都有重大的意义。

责任编辑:黄一帆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