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晋:四问中共与先进文化建设(4)

陈晋:四问中共与先进文化建设(4)

四、建设文化强国有哪些具体抓手?

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长远的战略任务,第一次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道路。明确了“文化强国”这一战略任务和文化发展的具体道路,还应该更细化出一些努力建设先进文化的具体抓手。

第一,想方设法提升先进文化精髓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也就是说,要推动和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人民群众当中发生入脑、生情和范行的真切影响。这是一件相当长远和仔细的工作,需要耐力去坚持去推动。实现“文化强国”,增强先进文化精髓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是关键,是灵魂,是前提,是坐标。这项工作不像搞经济建设,十年二十年可以翻一番、翻两番。古人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就是这个道理。唯其如此,六中全会才没有提出实现“文化强国”的时间表,而是强调“努力建设”。

第二,大力发展文化创造力和文化生产力。各种各样的文化产品,是先进文化精髓的传播载体和渠道。没有载体,任何精神文化的传播都没有依据。因此,一方面,要激发文化工作者的创造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的生产力,使他们能够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另一方面,还要努力培育、扩大和引导人们的文化消费和需求力。没有后者,也难有前者。因此,发展文化创造力和文化生产力,有人才培养问题,有文化体制改革改革问题,有文化氛围的提升和文化市场的培育问题等等。

第三,着重增强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和软实力。中华民族的复兴,包括文化复兴。历史上中国曾经是一个文化强国,文化复兴的目标,自然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强国不光是指文化生产力的高低和文化产品的多少,不光是文化产业在经济总量当中占比多少,在当今世界,还要看文化产品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特别是价值理念、发展道路、国民素质、国家形象,能不能在国际上有竞争力,能不能赢得更多的认同,能不能在世界的精神文化高地上占据特殊的分量。从这个角度讲,我们还有两个明显不相称,一是和中国在国际上的政治经济影响力不相称,一个是与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不相称。目前国际文化格局依然是西强我弱,怎样增强我们的文化软实力,并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走上去并且能够扎下去,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改变西强我弱的文化格局,也非朝夕之事。无论是拒绝人类的先进文明成果,还是亦步亦趋地照搬西方,都不可能达到改变西强我弱文化格局的效果,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是矮化了文化自觉,舍弃了文化自信,算不得文化自强。只有在吸收世界先进文明成果的基础上,走自己的文化发展道路,方是建设文化强国的真谛。

总而言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我们的文化自觉便有了标准,文化自信便有了依据,文化自强也有了抓手。

(原题为中国共产党与先进文化建设四题

责任编辑:黄一帆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