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2—1895年)
恩格斯致阿尔诺德·卢格[108]
德勒斯顿
1842年4月19日于伦敦
阁下:
在您逗留柏林期间,我有幸在瓦尔缪列尔酒馆同您结识,记得在谈到谢林时提起我一本已经付印的关于他的小册子[注:弗·恩格斯《谢林和启示。批判反动派扼杀自由哲学的最新企图》。——编者注]。我不揣冒昧随信寄上一本刚刚出版的小书,请您加以传播,有便请在《年鉴》上发表对它的评论[109]。勿须赘言,这种评论是写给大致具有大学文化水平的读者看的。
近期我可能会冒昧地给您寄去一篇为《年鉴》写的文章。当然,这篇文章不直接涉及某一本已经发表的著作,而是运用费尔巴哈所开创的观点来阐述中世纪的基督教诗,特别是它的中心点但丁。为《年鉴》的成就谨致最良好的祝愿。
致以崇高的敬意
弗·奥斯渥特
第一次发表于《马克思恩格斯年鉴》1980年柏林版第3期
原文是德文
注释:
[108]这封在魏玛国立德国古典文学档案馆发现的信是恩格斯同德国政论家阿·卢格的通信和个人联系的开端。他们的第一次会晤在1842年3月底,在恩格斯从1841年10月1日到1842年9月30日逗留柏林期间(服兵役期间)。这封信使我们弄清楚了1842年6月15日恩格斯致卢格的第二封信(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27卷第427—428页)中提到的关于恩格斯写有关意大利诗人但丁的文章的不为人详知的事实。这篇文章没有保留下来。——第401页。
[109]卢格履行了这一请求。他在1842年5月28、30和31日《德国科学和艺术年鉴》第126—128期上发表了他对恩格斯的这篇文章的评价,指出作者在叙述和批判谢林哲学中的鲜明立场。——第401页。
出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0卷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刘飞: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 蓝天白云续写美丽北京生态画面
- 共担时代责任,共筑人类未来
- 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 礼赞“中国好人”,汇聚向上向善的文明力量
- 粮食年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大国粮仓的三重突破
- 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以艺术盛会奏响时代强音
- 节粮就是增粮,心动更需行动
- “三季报”公布,中国外贸韧性不减
- 协同保护,文物与古树名木相得益彰
精选视频
【理论看点】陈文旭: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新时代新征程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应坚持“两个结合”
新时代新征程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实践策略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共同富裕
把握好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原则
深入研究不同阶段的目标,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