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
1875年10月20日于伦敦
亲爱的朋友:
您将从我女儿[注:爱琳娜·马克思。——编者注]的信中得知,您往伦敦给我寄的三封信,我一封也没有收到,我写的信和寄给我的信(在我逗留卡尔斯巴德期间)遭到了同样的命运。这是施梯伯干的!所以,以后给我来信请写以下地址:伦敦梅特兰公园路格拉弗顿坊54号约翰·威瑟斯先生收。
我没有从卡尔斯巴德给您写过信,因为据您在那里的朋友的话来估计,您要从格梦德回到那里。
致以友好的问候
您的 卡尔·马克思
第一次发表于1978年5月《道路和目的》杂志第5期
原文是德文
出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0卷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擦亮生态名片,共享“绿色幸福”
- 北京“专精特新”专板激活创新动能
- 西夏陵申遗成功,解锁中国第60项世界遗产成就
- 资源对接服务为青年创新创业搭桥铺路
- 【党员课堂】张小平:推进乡村治理,高质量党建引领是关键
- 胡锦光 | 道路决定命运: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 【党员课堂】曹永栋: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历程看新时代重拳反腐
-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丨要始终保持“敬畏”之心
- 2994.8亿斤背后:中国粮仓的韧性与智慧
- 北京24项新举措提振消费成色足
精选视频
怎样推进党的自我革命?
2分钟看懂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大历史观
抗日战争中的英雄儿女
学史明理、增信力行:从抗日战争看中国共产党的大历史观与民族担当
为什么要推进党的自我革命?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从抗日战争伟大胜利中汲取奋进力量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