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发展必须创新安全管理(2)

安全发展必须创新安全管理(2)

三、创新安全生产管理的实践

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实施企业安全生产预警。及时排查治理隐患是实现安全生产由事故管理向隐患管理的重大转变。近年来,北京市顺义区、浙江省宁波市、广东省珠海市等地区,大力推动企业安全隐患自查自报,有力促进了企业安全生产的自主管理。在此基础上,积极推动企业开展安全生产预警,对企业定期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进行统计、分析,结合安全投入、隐患治理等因素,建立模型,预测企业安全生产的趋势,做到安全生产心中有数,超前防范。

完善安全监管考评体系,建立区域安全生产宏观预警。建立区域安全生产宏观预警,不仅完善了安全监管考评体系,而且可以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依据。目前,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分析计算、建立模型,已在上海、重庆、宁波进行了试点应用,按照一定的方法建立区域生产安全宏观预警模型,分别计算出预警指数,将工矿商贸预警指数与道路交通预警指数加权计算并进行修正,得到综合预警指数。此举对于政府优化安全生产管理手段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完善基本规范,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安全监管总局制定发布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代表了现代安全管理方法的新成果,实现了国际先进安全管理方法与我国传统安全管理措施、企业具体实践经验的有机结合。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已经成为“十二五”期间安全生产的重要任务,既需要加快相关评定标准的起草和修订完善,也需要加强组织发动、广泛实施,更需要结合各行业实际,抓好监督检查,促进整改达标,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

加强区域合作,建立危险化学品区域联控监管机制。建立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监管联控机制,目的是提升区域内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的安全可控度。按照“源头严管、动态监控、区域联动、协同救援、信息共享”的工作思路,在国务院安委办的组织下,安全监管、公安、交通运输等有关部门相互支持配合,推动、指导了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联控机制的建立完善,为提升监管水平,防范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的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

发挥保险对安全生产的救助作用,大力推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在我国高危行业推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是安全管理的一项创新。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强调各方主动参与事故预防,积极发挥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运用保险的费率浮动机制,促进企业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与保险的良性互动。目前,安全监管总局和保监会根据各地开展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的实践,由地方政府具体组织实施,普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总之,创新安全管理来源于安全生产实践,作用于安全生产实践,也需要在安全生产实践中不断完善,与安全生产实践共同推动安全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生产中的不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增强安全生产动力,最大限度地为社会管理创新增添活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贡献。

责任编辑:黄一帆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