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包容与北京的厚德

北京的包容与北京的厚德

北京从来就是一个包容的城市,所谓包容,我的理解,不是这个城市有多么大的胸怀,而是这座城市的功能决定了这个城市的 特色和性格。可以说没有包容,就没有今日的北京。北京精神中的包容与厚德,不仅是对北京性格的表述,也是对北京这座城市特色的概述,过去如此,今天如此, 今后同样如此。

本人北京生,北京长,对北京话有着很深刻的印象,也曾经张口闭口的一口“京片子”。但在印象中,街坊邻居、同学同事的 家里绝少有全家一水儿的“京片子”,基本都是南腔北调的多,那时候小也辨别不出都是哪里的方言,但一听口音就明白这人是从老家过来的,除了口音,也没觉得 有什么不同。而北京大概也就是在这种南来北往的交往与交融中逐渐形成了自己城市的性格——包容。

这次,北京精神表述语公布之后,有人对包容这个词不感冒,认为北京人都很牛,谈不上包容。这话看怎么说了,就个人在北京的成长体会而言,不管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还是移民过来的北京人真没觉得自己有多牛,所谓北京大(de第四声)爷也不是逮谁跟谁牛。北京城里的老百姓也同全国各地的人们一样过着普通的生活,算计着一年到头的油盐酱醋柴米茶,说句通俗的话,再牛的人一顿不吃你试试?

所以,北京人的牛,与其说是北京人骨子里的成分,不如说是外来人强加进去的,因为就北京这座城市而言,除了被称为首都 的时候让人感觉狠太自豪,狠太牛气之外,其他的时候不过都是些平平常常,稀松稀松的日子而已。试问,甭管是到此一游,还是到此长留,到了首都您能没有一点 自己很牛的感觉吗?确切说,那应该是一种是自豪,中国人的自豪,爱国爱家的自豪。

再说厚德,厚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源远流长,今日的北京将厚德融入北京精神,是一种对传统的肯定,更体现为一种传承。厚德不是嘴上说说,而是在具体言行坐卧中的体现。记得小时候,一家邻居的老人煤气中毒,听到120的 笛鸣,半条胡同的人都跑了出来,不是来围观而是来帮助,那时好像还没担架工,好些邻居自告奋勇帮着那家人抬担架,我清楚的记得一个邻居冲着自己家的孩子大 喊,让回家给他拿件衣服,他要跟着救护车一起去医院,那急切和焦虑的表情好像是自己的老人得了急症。如今那片胡同已经在城市改造中烟消云散,但那个胡同里 留下的这个情景至今仍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

如果说包容是一座城市的特征,那么厚德便是这座城市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北京从几十万、几百万,到如今的上千万人口,如果没有了包容之心,如果失去了厚德之本,别说城市精神了,就是人都会无精打采了。

因此,如果说北京的包容与北京的厚德,其实很简单,她就存在于每个行业每个人的生活里、工作中,它也许体现在一件敬老爱老的故事里,它也许体现在一次出租汽车司机的热诚服务中。

生活的琐碎,记述着生活的普通,生活的普通,记录着生活的真诚,北京精神的意义在于:让包容光大,让厚德传承。

责任编辑:黄一帆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