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经济学人》:印度制造业仍落后中国9年(2)

英国《经济学人》:印度制造业仍落后中国9年(2)

其次,印度的劳动力成本低廉,能够充分发挥人口红利。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正在快速上升,速度超过了印度。《经济学人》的数据显示,印度普通制造业者的年平均工资是3200美元,这个数字在中国已是9年前的水平了。

虽然印度有超过60%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但是随着制造加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大力发展,就业问题将得到解决,人民收入也会有很大提高。即使人均消费很小,整个消费量也将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

此外,印度人生活上的经济压力也比中国小。在印度,全国建立了2.2万个初级医疗中心,1.1万个医院,2.7万个诊疗所和2000多个社区医疗中心,形成了一个覆盖面比较广的医疗网络。这些政府医院对所有病人敞开大门,从挂号、手术到药品一律免费。

另外,印度义务教育免费,高等教育费用也很低。这又进一步放大了印度在劳动力成本上的优势,同时也有助于收入不高的印度人维持其他方面的相当的消费能力。

印度

差距

基建、教育普及仍远不如中国尽管如此,印度与中国之间的差距依然很大。

在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方面,印度在世界上是出了名的落后。严重超载、车顶坐满人的印度火车已成为世人皆知的印度“招牌”。

此外,印度许多地区每天供电时间只有六七个小时。难怪印度当地媒体质疑说,只有三小时电池寿命的“天空”,在这些地方实用性极为有限。

相比之下,“要想富,先修路”的理念在中国已广为实践。从公路到铁路、航空,中国交通事业的发展世界领先。

此外,印度虽然拥有世界知名的优秀高校,还产生过诺贝尔奖得主,但其教育普及程度低,文盲率比中国高出很多。

而英语虽然是公认的官方语言,但由于适龄人口入学率太低,以至于连学习这种官方语言的机会都没有。

专家分析

印度人口结构更年轻 尚无老龄化问题

在世界知名市场服务公司德勤与美国竞争力学会联合编制的2010年《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排行榜上,印度高居第二位,仅次于中国。这份囊括了全球26个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的排行榜上,中国的得分为10分,印度的得分为8.15分。两国之间的差距其实已很小。

报告预测,未来5年内,印度制造业竞争力指数将能提高到9.01,而中国则会因为工资水平上涨等原因而略有下降,到时候两国的制造业竞争力将基本持平。

德勤印度办事处负责人库马尔·坎达斯瓦尼今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印度经济将出现强劲增长,制造业竞争力的提高将为印度经济高速增长奠定基础。”

库马尔表示,正如报告中所说,低工资水平和劳动力年轻化是印度制造业竞争力快速提升的重要原因。与中国相比,印度劳动力成本更加低,而且印度人口结构比中国年轻,印度尚不存在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制造业超中国 短期内不可能实现

不过,刘小雪研究员对本报记者表示,该观点只是一个大胆的猜测,制造行业的发展不是仅靠工资就能体现出来的,还要看市场规模、劳动生产率、基础设施建设、教育等等。仅改善某个方面,整个制造行业的发展也是缓慢的。

不过,刘小雪指出,不可否认的一个趋势是,随着中国制造业升级步伐加快,初级制造业正在向中国内陆和印度转移。“印度制造业会超过中国,但是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实现的。”刘小雪强调,这几年的时间差,正是中国制造业转型的时间。

2009年底,美国汽车业巨头通用宣布,与中国上海汽车集团联合在印度设厂造车。通用中国公司公关经理尤嘉对本报记者表示,通用汽车联合上海汽车在印度设厂,目的在于把印度市场作为起点,抢抓发展机会,拓展更广阔的亚洲新兴市场。

责任编辑:杨柳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