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十年最值得思考的是怎样加大改革力度

入世十年最值得思考的是怎样加大改革力度

 

图为对外经贸大学中国WTO研究院院长张汉林。(资料图)

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在最近一次公开场合上为中国的入世成绩打出了9分的高分。他认为,在过去的“黄金十年”中,中国兑现了绝大多数的入世承诺,自身经济亦获得了繁荣的发展。

稍早之前,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帕斯卡尔?拉米在纪念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十周年学术会议上发表的书面发言中评价中国入世十周年的“成绩是A+”。但他也表示,在某些领域内,中国可作进一步的改进,使中国的经济更加透明、稳定。

站在十年的节点上,人们会有许多的思考。对外经贸大学中国WTO研究院院长张汉林对中新网记者指出:“其实入世十周年更值得我们思考的是,中国国内的改革在新的形势下应该怎样加大力度。”

张汉林认为,未来改革的核心有以下几点:

第一,从投资的区域和投资的流向看,应该更多地向中、西部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倾斜,在城乡二元结构中,更多地投向农村。其中大多数资源,应该更多地投向民生问题。同时,中国的收入分配体制也必须进一步改革,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整体福祉。

其次,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要完善农业现代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同时,各项服务业,比如电信、教育、医疗等必须跟进。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保障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这是中国经济能否实现以内需为主导的良性发展的关键。

张汉林还特别谈到了未来关于金融改革的问题。他认为,无论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还是当下正在演变中的欧债危机,都能反映出中国的金融监管模式是基本成功的。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我们的金融创新和自由化改革包括利率市场改革还远远不足。”张汉林说。

他指出,中国金融业的对内开放程度还须提高。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背景下,无论是银行、证券还是保险机构,从数量上来说远远不够。

此外,从金融组织形式看,中国金融业内部的产业组织模式需要进一步完善。目前中国农村金融业的发展水平还十分落后,为中国农业现代化提供的积极动力不足。

张汉林认为,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最近在APEC会议上的表态释放出了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的信号。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已由过去被动地接受国际经济的传递,发展到更加积极主动地实施对外开放战略。

观察可知,今年以来,中国官学两界在不同场合均强调,将坚定不移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构建全面、不断深化的对外开放格局,为打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环境创造有利的条件。

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年初举行的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表示,中国将以加入世贸组织十周年为新起点,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因为开放对中国有好处。

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会长、首任驻世界贸易组织大使孙振宇最近也对媒体说,在今后的十年,中国应该更坚定高举改革开放大旗,团结其他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国际环境。

有分析人士认为,入世10年以来,中国虽然成长为全球经济的重要支柱,但是,对于国际化竞争经验尚浅的中国而言,10年代表着一个新的起点,中国在未来的经济格局中压力仍然巨大,因此改革之路也将“任重而道远”。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