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账本的“晒外曲”(2)

供水账本的“晒外曲”(2)

水价调整的逻辑

综合各地上调水价的理由,主要有两条,一是水价偏低,与成本倒挂,导致水企大量亏损。的确,这是中国水企的普遍现状。但正如前文分析,供水成本中有部分可能是因为企业内部管理不善导致的,是管理性亏损,与水价高低并没有直接关系。根据成都兴蓉投资公司年报,2011年收购了自来水公司100%股权,当年就实现了净利润2.98亿元,增幅高达31.8%。水企作为垄断企业,逻辑上应当具备巨大的盈利能力。实际中的亏损,恐怕大多还是因为管理不善。

因此,如果供水公司在管理上没有被公众问责,却在亏损时向公众收钱,在此基础上的涨价并不容易为公众所接受。这一逻辑也映照了“晒账本”的局限性,因为仅仅依靠账本,并无法看出水企运营的实际情况,无法有效监督企业的经营管理。

另一方面,水企亏损并非都要通过用户多交水费进行弥补。自来水是基本消费用品,与整体物价水平紧密相连,对于低收入用户来说,还应该带有福利性质。因此为了稳定物价水平,合理的做法应该是保持水价的平稳性,不应该突然大幅提价,而政府补贴就是水价的稳定器之一。澳门特区政府2011年投入了8000多万澳门元(相当于6400万人民币)补贴55万多澳门居民的生活和工业用水,这使得澳门的水价能够维持平稳。而从长远来看,水价则应该根据实际成本以及整体物价水平的波动,进行微小调整,以免对居民生活和工业生产造成重大影响。

上调水价的第二个原因则是水价偏低,不能反映水资源的稀缺性,不利于居民形成节水意识。据统计,我国660座城市中,400多座处于缺水状态,其中110座严重缺水。节水有一定的必要性。这一波水价调整潮,大多地区提出的方案都是要建立阶梯水价,以达到节水的目的。但是王则楚认为,这不能一概而论,“账本要分清楚不同的用水量分别如何,比如说商业、工业和居民用水分别是多少。如果居民用水比例比较低,那就没必要调整居民用水。此外,水不仅仅是生活用品,也是自然资源,更应该用税收的方式来调整消费。”

在实际运作中,阶梯水价的确对节水有所帮助。2006年7月起,宁波市开始实行阶梯式水价,实施当月,居民用水量就下降了6%,日节水近6万吨。澳门自去年实行阶梯水价以来,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是用户过度用水并非造成水浪费的唯一根源,甚至也不是主要原因。广州自来水公司公布的账本显示,2010年总供水量为14.1亿吨,而实际收到水费的只有10.7亿吨。中间相差多达3.4亿吨,大量自来水的无故流失更为可怕。节水的途径除了使用价格杠杆以外,还包括改进技术手段、提高管理水平等。据统计,全国城市公共供水系统管网漏损率在20%以上,城市供水每年损失至少在100亿立方米以上。如果从技术和管理上入手,减少供水损失,其效果可能远比实行阶梯水价要好。   更何况,有研究指出,只有当水费占家庭消费到达2.5%以上时,居民才开始重视节水;到达5%时才开始认真节水。而目前一些地方水费只占家庭消费1%左右。因此,要通过调价实现节水目的,就要成倍提高水价,这无疑不现实。实际上,阶梯式水价应当在其他节水措施之外,作为“锦上添花”之举,而不是舍本逐末,反而把调价当作救命稻草。否则公众就有理由怀疑这不过是借节水之名行涨价之实而已。

自来水公司“晒账本”迈出了水价信息公开的重要一步,但是隐藏在供水账本之下的水价成本之谜还须解开,水价调整在解决水企亏损和水资源浪费中的作用也还须理清。这些“晒外曲”不唱明白了,对公众来说,涨水价就一定不舒坦。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