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意见领袖群体崛起与挑战

网络意见领袖群体崛起与挑战

互联网开辟了舆论的新领域,而且是一个影响越来越大的领域。就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比较而言,现在恐怕不能笼统地说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就是主角,互联网就是配角。对于许多人来说,特别是作为网络活跃分子的大多数年轻人,互联网是主要的信息来源。传统媒体的式微已经不是端倪,而是已经和正在发生的事实。国际报刊业中曾经显赫一时的百年老店,在网络的冲击下被迫关闭和转行的例子并不鲜见。

政府管理社会,舆论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但在观点上,网上的议论与政府宣传的主流观点差别很大,不少是相左的。在事件上,网上受关注的多是负面事件,而不是以正面事件为主,更不是莺歌燕舞。在新的网络空间,既有的舆论管控方法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在政府主导力下降的同时,网络意见领袖的影响力却在上升。

网络空间很大,网民数以亿计。在复杂和喧嚣的网络中,看起来有所谓的乌合之众的景象,但也不是完全群龙无首的。网民之中,有少数发言的,大多数则是沉默的;在发言者之中,有少数是领头的,大多数则是追随者。中国网民队伍有5亿多,微博用户过3亿,而网络知名度高、具有巨大影响、能够耳熟名详者至多也就几百人。这些人数量少、能量大,往往左右网络舆论思潮,被称之为网络意见领袖。

这些网络意见领袖是一群复杂的人。他们出没于网络空间的焦点之处,活跃于网络事件的焦点时刻,或在大型门户网站开设博客、微博,或是在热点事件中奋笔疾呼,或是在时政论坛中兴风弄潮。他们的身份很庞杂,既有知名学者、社会名流、大众明星,更有三教九流等各色人群。所谓“意见”领袖,这个“意见”并不是中性的自话自说,而是对社会有意见,对管理这个社会的政府提意见。因此他们多数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与政府有一定的距离,站在政府之外审视政府。

政府直接充当网络意见领袖应持谨慎态度

政府充当网络意见领袖当然有许多优势,其中最大的就是权力和资源。但是即使如此,对政府机关直接去充当网络意见领袖还是应持谨慎态度。

一是不可取。现代政府几乎是无所不能的,许多事之所以政府不去直接做,非不能也,是不为也。政府是社会事务的管理者,是公共意见的听取者。网络的议论归根到底还是发自民众的声音,听取网络的意见是政府的职责所在。如果政府自己充当意见领袖,压制其他不同于、不利于自己的意见,网络微博问政的功能就没有了。对于当下中国,网络是反映民意、听取不同意见的珍贵渠道。对于网络民意的场所,公权力大张旗鼓地介入圈地,是否合适需要三思。

二是难做到。政府充当意见领袖有优势,但也有劣势。在网络、微博中,要成为意见领袖,要经常说、敢于说、文字好、有个性等,才有竞争力。政府庄重的身份,经常说不行,言多必失;说正面的还行,负面的不太好说;政府文字多是规范的,难以吸引眼球;政府是公共身份,也不能有太多的个性。网络意见领袖不是天然的,也不是指定的,而是需要网民的认同。如果以上几条都做不到、做不好,政府贸然以网络意见领袖身份自居,能多大程度上影响网民、为网民认可,很难预知。

政府VS网络意见领袖的几种模式

一是通过改进传统舆论阵地更好地发挥传统意见领袖作用。目前的舆论生态出现了传统媒体与网络二元分裂的现象。看传统媒体,形势一片大好,天下太平盛世。看网络微博,民声一片沸腾,社会问题丛生。民众在两种舆论中作何选择,归根到底不是看谁在说话,而是看哪种话语更反映社会的现实,更代表自己的心声。

网络意见领袖的兴起和影响力的扩大,从另一个侧面则反映了传统媒体影响力、公信力、吸引力存在一定的问题。传统媒体要更多地接近现实、贴近民众,赢得民众的信任,从而赢得话语权。传统媒体是政府直接调控的舆论领域,增强了传统媒体的影响力,运用传统媒体平抑网络影响,进而引导网络的走向,是一条虽然间接但的确可行的途径之一。

二是培育和支持自己的网络意见领袖。这些人主要是政府官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体制内的知识分子等。他们要有较强的公信力和写作能力,通过个人的博客、微博、评论等,影响追随者和广大网民。当然,这个培育也是有难度,并且是有过程的。难度在于,主流的身份在表达意见时往往受到限制。尤其是官员,要受国家公职人员的规则约束,不能随意发表个人意见。官员如果成为网络红人,在个人仕途上也不一定是正面影响。另外,有没有足够的写作时间也是问题。由此看来,那些身居要职、公务缠身的官员是很难成为网络意见领袖的。而能成为网络意见领袖者,可能意味着在职场上的边缘化。仅凭这一条,年轻有为、身居要职的官员权衡利弊,就可能在微博前止步。

体制内的知识分子相对来说有更多的时间和更高的写作能力,但著名的知识分子多有特殊的品格,内在的独立性和批评性,使得他们有些或是不愿意发表意见,或是有些发表的意见不一定合乎政府的口味。官方的身份在网络上总是会引起特殊的警觉,如何既为政府所支持、又为网民所认同,既成为网络达人、又成为职场达人,是未解的课题。

三是协调与既有网络意见领袖的关系。政府引导网络舆论,如何处理与既有的网络意见领袖关系很重要。所谓协调不是压制。看见不同的言论,就关闭其网站;遇到不同意见的人,就不准其发言,这些不是正常环境下的舆论引导方法。

协调有宽容的一面。社会是复杂的,网络当然也是复杂的。企图网络上千人一面,网络舆论天下一统,是不现实的。网络意见领袖分布在中国社会各阶层之中,他们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各方面的意见。他们是批评者,也是建设者。一个成熟的社会,要能容纳他们,而不是将其视为洪水猛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这个基本策略也适用于网络意见领袖。需要指出的是,网络意见领袖多是个性比较突出的人,这也需要以更多的宽容和更大的耐心对待之。

协调也有约束的一面。无规则不成方圆,网络有相应的规则,运用网络的意见领袖也要遵守规则。政府通过法律规章,指导具体的网站新闻规则、网站论坛规则、博客微博规则等,并以此约束包括意见领袖在内的全体网民。意见领袖作为网络中的特殊人物,网络影响和社会影响大,更要严于自律,把握分寸,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除此之外,政府在引领网络舆论还有更为基础的工作要做。一是观念更新。引导网络舆论,靠垄断不行,靠强制也不行,必须适应网络的特点,靠竞争胜出。二是观照现实。从根本意义上,网络意见是现实生活的反应。单靠网络引导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根子既然在社会之中,把社会治理好才能把网络治理好。说得好,更要做得好。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