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多利弊相伴而生
“以前办理证照,要找很多个部门,找来找去,至少花一个星期时间,现在办业务只要准备好资料交到一个窗口就可以了。”正在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年检的王小姐对法治周末记者说,大部制下顺德市场安全与监管局新的窗口设置让她大感便利。
窗口的整合,让市民办事不用再跑来跑去;而事权的下放,更让市民和企业享受到家门口办事的便捷。
据记者了解,自2009年11月容桂街道试点简政强镇事权改革后,到街道行政服务中心办事的人从以前的每天100多人次一下子激增到了每天1000人次。
佛山大部制改革开启数年后,行政效率明显提高,但一些问题也相伴而生。
在中国传统行政格局中,上下对应,已成惯例,但顺德的“大部门”却与众不同。广东省、佛山市很多部门在顺德找不到职能对应的下级部门,有时候一份文件都不知道该发给哪个部门。
记者在禅城区采访时也颇有同感。记者试图通过禅城区委宣传部联系采访禅城区国土建设和水务局时,宣传科长杨晓瑜一时不知道和谁联系。
“他们以前内部有3个新闻发言人,不知该和谁联系。”杨晓瑜对记者说。
佛山市民张岚说,佛山四区的大部制改革推行后,各局更像是在一起合署办公,同时,由于各局局长都是由区委区政府领导兼任,一些弊端随之而来。
记者在禅城区国土建设和水务局采访得知,这里曾经是禅城区水务局的办公楼,大部制改革后,禅城区国土局、建设局、水务局、地震局、人防办和公共事业局合在一起组建了禅城区国土建设和水务局。有300多名工作人员在此上班,另外500多名工作人员则在其他几处办公地点上班。禅城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卢建华担任局长。
在禅城区国土建设和水务局门口墙壁上贴着一张宣传画,宣传画上印有卢建华和区委区政府副秘书长赵军先后到城乡建设分党组、水务分党组和国土资源分党组进行调研的照片。而卢建华桌面牌子上的职务依旧是“常委”,并没有写“局长”。
张岚分析认为,虽然这只是一张普通的宣传画,但暗含诸多信息。其一,“三个分党组”说明,大局被人为地分成了三大块;其二,卢建华桌子上的牌子上写着“常委”没写“局长”,说明已兼任局长的卢建华的角色定位依旧是区政府领导。
“这样对各局的工作开展十分不利。工作人员每次都要跑到区政府去找局长汇报工作,很不方便。”张岚说。而知情人士透露,卢建华平时很少到局里面来办公。
除此之外,大部制对某些公务员的思想影响也开始显现。由于感到自己升迁渠道变窄,佛山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公务员在升职无望的情况下,开始选择跳槽,从而造成公务员队伍中专业人才的流失。
知情人士向法治周末记者透露,大部制改革后,禅城区国土建设和水务局、禅城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先后有多名公务员辞职,跳槽到其他民营单位从事管理工作。
在诸多问题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各个局的副局级干部扎堆现象。
由于各区在大部制改革中基本都采取“编制不突破、人员不降级、人随事走”的办法,才会有本文开头提到的“一局10个副局长”,甚至“一局19个副局长”的状况。
据知情人士透露,这种现象在佛山各区普遍存在,大部分局的副局级官员人数已突破10名。
记者在禅城区国土建设和水务局核实相关副局长级别官员人数时,该局工作人员表示不愿意透露。不过,摆在办公楼一层的局办公室分布图显示,该局副局长级别官员的办公室共有11间,说明该局的副局长级官员至少有11人。
而佛山市南海区国土城建和水务局信息网显示,南海区国土城建和水务局领导班子成员更是达到了20名,其中局长1名、常务副局长4名、副局长13名,总规划师、总工程师各1名。
等待权力革自己的命
各区的局领导数目缘何越改越多?佛山市编办行政机构编制科科长蔡国雄向法治周末记者解释,这属于大部制改革过渡时期的做法。
但过渡时期有多长?蔡国雄说,目前无法作出估算。
“其实,我们珠三角一带政府官员官本位的思想并不严重,而且改革后确实减少了许多副职。”蔡国雄称,从佛山全市来看,各区的局领导职数总量已比改革前减少了一成以上。
为了改变这种副局长扎堆的现象,顺德区曾创造性地设立了“政务委员”和“局务委员”两职,前者是享受区政府领导待遇的副处级干部,并兼任各大局局长职务;后者则是解决改革后原各局副局长位置而设立的职务。
“因为副区长职务的人数国家有相关规定,如果各大局的局长都是区领导,原各局副局长不解决副区长待遇,心里会不平衡的,所以当时设立了‘政务委员’作为区政府领导并兼任局长职务。”顺德区组织部干部科副科长梁建勋向记者解释。
顺德区的“政务委员”一直沿用至今,但“局务委员”在试用一年后夭折。2011年初,顺德区又将“局务委员”重新改回成了“副局长”。“主要是对外沟通不便,市民们不知道‘局务委员’是什么干部。”梁建勋说。
曾长期在禅城区从事规划法规研究工作的谢伟明,对当地的规划审批有深刻的了解。“其实大部制下,各个部门合在一起,副局长人数数量看似很多,其实并不多。”禅城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原政策法规科副科长谢伟明对法治周末记者说。
谢伟明介绍,禅城区涉及到规划方面的行政许可每年有4000多件。而按照相关规定,此类行政许可必须要经过三级审批,即经办人、科长、副局长三级审批。以前规划局有4名专业性的副局长是可以满足审批要求的。现在合并后,专业性的副局长明显少了。
“其他副局长向领导汇报还可以,如果搞审批从风险性来讲是容易出现问题的。”谢伟明担忧,禅城实行行政许可倒逼机制,行政许可申请从窗口到出件超过7天时间的话,纪委的监控系统会亮红灯,相关人员又会被追责。
“副局长看了不批,行政效能又会降低,批了又怕批错。”谢伟明坦言,压力就像金字塔一样,集中到了这些副局长身上,“有的副局长白天要开会,只有晚上搞审批。有些副局长为搞懂其他领域专业知识,不得不重新捧起书本。”
但是,若盲目增加单位领导数,大部制改革将会走入机构越精简人员越膨胀的怪圈。如何创新人事制度,成了大部制改革热议话题。
蔡国雄认为,可探索干部职级与职务分离的制度,实行工资待遇和职级挂钩,探索建立公务员职位分类管理制度,健全公务员职务序列和管理办法,彻底打破“官本位”,从根本上解决干部激励问题。
“可以尝试给一些专业性人员解决总工程师这类身份,既可以解决待遇,又可以发挥其特长。”蔡国雄说。
而有专家认为,官员们在因为改革而涉及自身利益调整的时候,关键是要敢于舍弃自己的利益。
但平衡各方利益,等待权力自己革自己的命,这显然不是佛山能解决的问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