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墨宁:知识青年何处安放躁动的年华(2)

张墨宁:知识青年何处安放躁动的年华(2)

这两年,虽然偶尔也会有“逃离北上广”的声音出现,但整体趋势上,却依旧是奔向“北上广”,越来越多的外地大学生加入到分享北京就业机遇的战斗中。他们厌烦或者说没有办法在更为偏重人脉比拼的二三线城市生存。对很多人来说,高考是人生中的第一次选择,但却为分数、地域甚至父母偏好所左右,毕业后的北漂之路才是完全自主意识的驱动,然而,这也是他们被下沉于底层的开端。

在北京的就业市场上,本科学历是普遍的准入条件,这意味着无论学校、专业是否硬气,外来大学生们具备了初步参赛权。但门槛低的同时,能够接纳他们的往往只是低端工作,当本地的名校毕业生在出国、公务员、国企和外企之间做排序时,他们的权衡比较,不过是月薪2000和2500的差异。选择留下,艰辛便已开始。

活着

北京西北五环外的唐家岭阵阵尘土,废墟上的枯草在疾风中摆动。整个村庄已经化为一片瓦砾,以往直达的公交车也已改道。村口写着“唐家岭”的蓝色牌子像是昔日繁华的唯一见证。这里曾是1.7万大学毕业生低收入人群的聚居地,因为《蚁族》一书而闻名。便宜的房租使他们能够活在北京。“高智、弱小、聚居”,对外经贸大学副教授廉思把他们定义为“蚁族”。2010年3月北京市启动唐家岭地区整体腾退改造工程,“蚁族”和借助他们生财的当地农民便四散而去了,仿佛根本就没有存在过。

“蚁族”们不得不继续寻找新的栖居地,位于昌平区的史各庄现在已慢慢成型。穿村而过的小河散发出刺鼻恶臭,岸边的枯枝上挂满了各种颜色的废弃塑料袋,这是陈奇每天的必经之地。来北京半年,换了几个工作,住宿也随着搬挪。不久前,他找到了一家证券公司的销售职位,遂在史各庄“定居”。

2009年从重庆一所普通高校毕业的陈奇在四川达州工作了一年后,决定来北京考理财规划师。现在这处租房,他已经很满意了,通风、可以采光、有独立的卫生间,与其他两名室友平摊后,房租不过300多块。在史各庄,这样的房子算是上乘。

7个餐盒堆在墙角,过去一周的晚饭都是随便对付。工作快两个月了,陈奇还没有做成一单生意,只能拿2000元的基本工资。电话销售对这个性格内向、普通话不太标准的重庆男孩来说,是不太容易掌握的技能。他已经想着要离开北京了,有可能是明年、也有可能是几年以后。“不过,如果发展得好,说不定也就不回去了。”他随即又否定。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