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世界最大两个经济体,去年中美之间依旧话题不少,比如美国债务危机引发对我国外汇资产安全的担忧;美国重返亚太并积极推进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等等。但是在争议和担忧的同时,2011年中美贸易额同比增长了15.9%,创历史新高。因此,有人将去年的中美经贸关系看成一只负重前行的蜗牛,一如既往地背负由各种各样问题构成的壳,纠结而又踏实地向前迈进。这样形容中美之间的经贸关系准确吗?袁钢明认为这种形容过于沉重了:
袁钢明:那他形容得还是有点沉重了,实际上中美之间的贸易发展确实是很快,虽然美国对中国顺差意见很大,但是不管怎么看他离不开中国,因为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也起了很大的作用,特别是美国人民享受到中国的低价格消费品,获得了很大的好处,所以美国也从中国的贸易中获得了非常多的好处,所以中美之间的贸易发展的增长速度还是件好事,不至于像蜗牛背了个沉重的包袱那样走。
骆家辉有一个表态,美国清楚中国的短期关注点,但是中国的行为方式令人担忧,比经济政策,应该怎么来分析这样的一种表述呢?
袁钢明:他还是很清楚中国的情况,中国从长期发展趋势来看,还会稳定发展,还会快速发展,但是中国自己还存在着很多的压力和困难,比如还有贫困的地区,还有一些短期的问题,比如失业问题,就业问题,有时候还有通货膨胀问题,或者是经济运行不稳定的问题,还有现在我们正在解决的一些关于房地产泡沫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短期问题,包括还有收入分配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涉及到中国的经济发展的平稳和长期的稳定。这些问题要在短期的处理起来矛盾重重。
影响中美经贸关系的美国方面的因素不算少,比如美国经济的复苏相对乏力,就业市场持续低迷。另外美国总统大选马上就要到了,在这些背景之下,今年中美经贸关系有没有可能会出现更大的摩擦呢?袁钢明认为应该会:
袁钢明:一般情况下是会的,因为美国每到总统选举年的时候,都会把中国和美国之间的一些贸易摩擦,或者是中国和美国之间的经济上的争论拿出来,这跟两党竞选之间的背景有关,因为反对党会对现在的执政党提出批评,在竞选的时候对中国的批评或者争论比较多,但是一旦执政了以后,又反而对中国又采取了一种友好的政策,那么现在到了奥巴马他要连任竞选的时候,也会受到这种影响,可能对中国要采取一些相对苛刻的政策,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产生贸易摩擦。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