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适合建设内陆都市型宜居城市(中)

北京适合建设内陆都市型宜居城市(中)

三、北京建设“宜居城市”的条件分析总的一句话:有利条件很多,困难也不少。

1、有利条件分析

(1)经济比较发达,居民收入、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较高.

一是首都经济总量较大。经济增长率连续5年保持在10%以上,2004年,北京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238.3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到年3500美元。北京地方财政744.5亿元,进出口总额946.6亿美元。

二是产业层次较高。从1994年开始,北京就形成了三、二、一产业结构,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由1978年的23.7%,跃升到2003年的61.6%,提高了38个百分点,目前,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已经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

三是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据全国前列。2004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37.8元,恩格尔系数32.2%;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7172元, 恩格尔系数32.6%.居民储蓄余额6122.3亿元。

四是就业和社会保障条件比较好。2004年城镇登记失业率1.3%,“4050”失业人员就业率68.64%.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也不断增强。 养老、医疗、失业、工伤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

(2)居民居住和生活条件较好,各种服务设施较为齐全.

一是居住面积已达到比较高的水平.2003年,城市人均居住面积 24.77平方米,超过建设部部颁标准;二是居民小区的建设水平和配套条件比前几年有比较大的改善;三是公用事业发达. 城市水、电、气、热供应充分;污水集中处理和回用率、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率等超过部颁人居奖标准,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四是商店、银行、酒店、各种渡假村等设施比较齐全,能很好地保障居民居住、消费、消遣、娱乐活动顺利、舒适和便捷地进行。

(3)城市美誉度较高,精神文化生活比较丰富。

一是北京城市布局恢弘、道路宽阔、建筑大气、古迹众多,富有美感。旧城的规划被许多国际知名的专家誉为人类的杰作。二是文化积淀深厚,特色鲜明,富有魅力。北京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绿地面积,特别是城市中心公共绿地面积9.6平方米(2003年)都超过部颁标准。三是各种文化设施、演出、展览、展示场馆较为齐全,集中了全国一流的文化、艺术团体。国内外各种演出、展示、沙龙活动活跃。这些因素使北京充满活力和吸引力,可以实现高品质、有格调的生活。

(4)科教文卫事业发达,城市社会安全和文明程度较高.

一是北京是全国科技、教育、文化和医疗等事业最为发达的地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医疗机构数量和人才拥有量全国第一,文化设施全国独一无二。拥有县级以上政府部门属科研机构400多家,全国甚至世界知名的高等教育学府、医疗机构云集于此。二是北京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较高素养的各方面人才在这里荟萃,有较高的城市文明水准。三是北京社会治安总体状况良好,生活在北京比较安全和安定。这些为北京市实现“宜居城市”的目标提供了必需的发展条件。

(5)城市基础设施比较完善

交通城市基础设施是建设“宜居城市”的基础和前提。北京是全国航空、铁路、公路交通枢纽;北京的基础设施综合发展水平(公路密度、道路密度、城市运营轨道长度、人均拥有道路面积等)一直处于全国前列。到2003年底,全市道路总长度约5500公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114公里;2008年前一大批新的基础设施提前建成并投入使用,大大增强了城市的承载能力,为北京市建设和发展“宜居城市”打下了基础。此外,资讯发达。移动通讯、互联网、有线通讯十分便捷,百人手机拥有率90.8%。

(6)具有得天独厚的首都优势.

北京作为全国的首都,党政军领导机关所在地,为北京市实现 “宜居城市”的建设目标提供了强大的的外部动力和支持条件。一方面增强了北京市各级政府建设“宜居城市”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另一方面有助于发挥中央资源的作用。

2、不利条件分析

(1)城市人口迅速增长适当的人口密度是实现宜居城市的基本要求。目前,北京市常住人口约为1476万人(包括外来流动人口400多万),根据专家的测算,如果北京保持目前的人口平均增长率,预计到2008年,北京人口规模将达到1550万人;到2020年,北京总人口将达到2100万人以上。

同时,人口分布不平衡现象也很突出。城市人口过度集中在中心城区,二环内人口密度现在已经达到2.8万人/平方公里,远高于世界其他几个同类特大城市的中心区。今后中心城区人口要向边缘集团和新城转移出50多万人口,压力比较大。

根据有关标准,到2008年,即使在使用上“南水北调工程”的水源之后,北京水资源可承载的人口为1800万人,也就是说,到2020年,北京尚有300多万人的用水缺口。

迅速增长的人口数量不仅对北京市各种稀缺资源(土地、水和能源等)的承载能力提出挑战。同时也带来巨大的就业压力,将会严重影响未来北京“宜居城市”的建设目标和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

(2)土地、水和能源资源不足土地、水和能源状况是建设宜居城市的基础条件。北京市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少,总体质量不高。按全市常住户籍人口计算,人均土地面积仅2.28亩,不及全国平均数的1/5,人均耕地0.48亩,为全国平均数的30%。北京可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不足。全市山区面积约10072平方公里,平原地区6338平方公里,扣除农、林、水域以及其他维持生态平衡的必需用地,可用于城乡建设的用地只有2400平方公里。同时,北京土地利用仍比较粗放,土地集约利用总体水平不高。

北京是重度缺水的城市,年人均水资源量不足300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的十分之一,世界的三十分之一,是资源性缺水地区。北京平原地区平均地下水开发率达到了109%。

北京的能源资源有限。自产煤炭主要分布在京西门头沟区和房山区,有少量的水力发电资源,石油和天然气尚未发现可供开采的工业储量。能源供应体系的安全可靠性不够,对外依存度较高。电力供应60%从华北电网调入,天然气来自陕甘宁长庆气田和华北油田,原油全部由外地调入,原煤主要由山西调入。此外,北京能源结构不够合理,能耗水平过高,能源浪费严重。

(3)生态环境建设任务艰巨

生态环境建设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宜居城市”目标的必要条件。近年来,北京的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较大成绩。市区空气质量有较大改善,城八区污水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八区绿化和全市林木覆盖率水平都有较大提高。但是上述各项指标距离《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的要求相差还很远。

全市林木覆盖率,规划要求2020年达到55%,目前只达到49.5%相差5.5个百分点。北京市辖区内有三分之二的山区,但山区有13.8%的面积是裸岩,近三分之一的山区熟土覆盖层厚度不到1厘米,实现难度很大。

北京空气质量,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和绿色奥运的要求, 2008年的目标是全年80%的蓝天,也就是说,到2008年市区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将达到290天,目前北京市区蓝天的天数每年维持在62%左右。由于北京市的大气污染属于多种因素形成的复合型大气污染,解决这类污染问题,在国内外控制大气污染历史上也相当罕见,现有的控制措施已无法大幅度提高空气质量。可见,实现上述目标的难度极大。

从北京生态环境现状来看,实现城市及区域生态环境向绿化、净化、美化、活化的可持续生态系统演变,需要我们付出艰辛的努力。

(4)交通压力日益沉重交通在城市居民工作和生活中十分重要,直接影响着 “宜居城市”建设。

北京已进入了交通拥堵的时代,人、车、路的矛盾尖锐。出门就遇堵已司空见惯,不少路口平峰时与高峰时一样拥堵。与前几年相比,北京市民在交通上所花费的时间、精力和经济成本大大增加。交通问题已成全市人民每天必须面对的烦恼。市中心区尤为突出,据资料显示,二环内只占市区土地总面积的6%,却集中了全市机动车交通流量的30%。北京交通发展既面临世界大城市普遍存在的问题,如小汽车交通需求膨胀与城市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的尖锐矛盾,同时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问题,如城市建设与城市交通发展不协调、公共客运交通系统基础薄弱、交通管理水平不适应现代交通发展的要求等。过去的十年是北京市城市交通建设投入最多、发展最快时期,交通投资平均占到地区生产总值的5.24%(这在国际上也是很大的投资),城市道路面积平均增长7%,轨道交通翻了一番,虽然如此,这些成绩并没有从根本上缓解交通供求的尖锐矛盾,随着机动车继续增加,北京交通近期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尤其是在市中心城区。解决北京交通问题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可谓任重道远。

(5)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明显

北京市建设“宜居城市”的一个重要不利因素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愈加明显。

从城乡收入方面看,2003年农民收入水平仅相当于城市居民最低收入组的水平,比城市居民落后8年;从1994年后,城乡收入“剪刀差”逐年加大,到2003年,农民人均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达到7387元。

从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方面看,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大于收入差距,2003年,城乡居民消费比例为2.39:1,大于收入差距25%;城乡居民财产差距悬殊,2003年,城市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是农村居民的4倍;城乡居民社会福利待遇差距明显,目前,城市居民享受的住房公积金以及各种社会保险,如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绝大多数农民都不能享受。

同城市相比,农村经济实力显得十分脆弱,2003年,农村人口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4,其所拥有的财政收入仅占全市的7.5%,不足十分之一;在医疗卫生文化体育方面,城乡差距也十分明显,平均每千人拥有医院床位数,平均每千人拥有医生数,城乡之间均有较大差距。

城乡发展不平衡,易造成社会不稳定,对实现“宜居城市”的目标十分不利。国际经验表明,没有城乡的和谐和均衡发展,难以建设“宜居城市”。

(6)城市安全问题突出城市安全是建设“宜居城市”的必不可少的保障条件。

总体上看,北京城市安全程度比较高。但是,各种潜在的安全隐患也很多。火灾、冰雹、雨雪等自然灾害值得高度警惕,生产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环境污染不容乐观;水电气热等重大市政设施与重大危险源的安全任务相当艰巨;大型活动安全预警和保障责任重大;流行病及生物灾害等公共卫生安全仍然严峻;社会治安、信息安全、高技术犯罪和恐怖威胁,都面临新的挑战。

同时,公共安全科技发展严重滞后,公共安全应急救援体系和应急能力,还有公众安全意识、安全素质等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需要在减防自然灾害、预防事故灾难、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确保社会安全方面下更大的力气,建立有效应对各种公共突发事件的预警和防范机制。

责任编辑:冯句青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