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要对以上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外,还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推进国内以拉克劳、墨菲为代表的后马克思主义研究。首先,需要继续关注国外最新的拉克劳、墨菲研究动态,与其展开对话并吸取有益成分,以促进国内的后马克思主义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评介的层次上;其次,把拉克劳、墨菲的后马克思主义放在国外马克思主义的大背景下进行研究,才能对拉克劳、墨菲的后马克思主义有更为清晰、清醒的认识;第三,应把拉克劳、墨菲的后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与其同时代的新自由主义、保守主义联系起来;第四,拉克劳、墨菲借用了索绪尔、阿尔都塞、拉康、福柯、德里达等人的某些概念,但是极少有人对其进行综合研究,拉克劳、墨菲是如何把这些不同的概念综合在一起的?这是我们要思考的;最后,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演进,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面临的问题,中国也同样面临着或者即将面临,我们需要思考后马克思主义某些积极的理论观点能否用来分析中国的现实与政治?后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给予我们怎样的启示?
此外,在对待后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上,应当避免将其“神圣化”和“虚无化”。后马克思主义作为阐释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和当代西方社会的一种方式,既包含着很有价值的方面,同时也有值得怀疑的向度。我们既不应当做后马克思主义的辩护士和颂扬者,也不应对之仅报以轻蔑和鄙夷、甚至激进的反对。相反,我们应该敞开胸怀,既直面它的挑战和冲击,同时也对它的某些结论和观点提出质疑。应当拒绝偏执和独断,辩证地看待后马克思主义。所幸,国内大部分学者都能坚持这种辩证的态度。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