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紧平衡”隐忧(2)

粮食“紧平衡”隐忧(2)

中国粮价上涨发轫于小品种。绿豆、大蒜、生姜等大幅上涨,随后传导到大宗粮食。小麦上涨13%左右,玉米20%,稻米18%。可见,国内涨幅小于国际。从供给上讲,本来不支持粮价上涨。这些年粮食供给充足,储备充足,去年小麦、早稻减产6%,但秋粮增产6%以上,算下来,基本持平,略有增产,达到10928亿斤。为什么粮价却逐年推高?这是个悖论。成本推动与需求拉动才是国内粮价上涨的主要原因。目前中国仍是石油农业,石油价格增长,化肥、薄膜、农业机械化都随油价上涨,直接推高粮价,中央对粮食的各项补贴也转嫁到农资上面了。加之,这几年农村劳动力成本上升也是刚性的。农民生产成本在上涨,不可能不让粮食涨价。其次,随着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人们对肉蛋奶的需求导致耗粮增加。玉米加工乙醇、果糖、淀粉等链条很长,耗粮需求也在增加。

国内粮价上涨主要不是因为国际粮价上涨传导,主要是自身因素。大宗粮食品种受国际粮价上升的影响有限,中国粮食贸易量非常小,传导是间接的。尽管中国在玉米深加工方面需求量增长加快,但国家卡住了乙醇燃料等方面的深加工用量,采取“不与粮争地,不与人争粮”的方针。去年进口玉米150万吨,只是补余缺。不过,大豆除外,大豆基本产能每年1500万吨,需求量7000万吨,每年进口5500万吨左右。国际涨,国内跟着涨。

记者:能不能说,未来粮食价格将步入上升通道。

徐小青:我估计,未来中国粮食价格要高于国际粮食价格。中国种粮成本高、规模小,劳动生产率低,粮价走高是大趋势。

谨防粮食出现新滑坡

记者:我们调查发现,在农村出现土地“撂荒”和种粮“两季变一季”的现象,农民认为种粮不划算,地方政府种粮也没有积极性,粮食稳产如何保障?

徐小青:如果粮价太低,农民种粮比较收益长期较低,很多农民可能会放弃种粮。这些年,每亩小麦纯收入不过300元,不如出去打工两天挣得多。要稳粮,必须调动农民积极性,让农民觉得种粮能赚钱。

2004年至今,中央强化了对农民种地积极性的调动。可以说,今年中央强农惠农政策出台之密、针对性之强、含金量之高,都超过了往年。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以及农资综合补贴覆盖范围扩大,涉及品种越来越多。各种补贴更是直接发放给种粮农民手里。国家日前也提高了2011年稻谷等最低收购价,最低收购价白小麦、红小麦、混合麦每斤分别提高到0.95元、0.93元、0.93元,早籼稻、中晚稻、粳稻每斤分别提高到1.02元、1.07元、1.28元。完善了惠农促粮的政策体系。

地方政府实施“米袋子”省长负责制,明确粮食稳产的地方责任。对粮食产量或商品量分别位于全国前100位的县,中央财政予以重点奖励,产量超100亿斤的产粮大市、产量超10亿斤的产粮大县都有资金倾斜。并取消了不应由主产区承担的各种财政负担。

记者:从粮食主产区分布看,过去的“南粮北调”现在变成了“北粮南运”并且粮食调出省越来越少了。

徐小青:粮食主产区过去是13个,东三省、河南、河北、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山东等,现在调出省只剩6个(黑龙江、吉林、内蒙、安徽、江苏、江西),其他省有的自求平衡,有的调入量大于调出量。与此同时,南方粮食主产区生产总量下降,粮食主销区的产需缺口逐年扩大。你也可能注意一个现象,粮食主产区往往是财政穷县,产粮越多,财政越穷。主产区粮食风险基金收支矛盾突出,涉农配套资金要求已使粮食主产区负担加重。

过去,粮食增产政策各地政策都是一样的,但是中央这几年逐渐取消产粮区财政配套资金,增加种粮风险金等措施,对粮食主产区以及非主产省的主产县都有特别支持资金,每年投入将近200多亿元。另外还有包括农田水利兴修、农村社会事业、农村社保、新农合等综合投入。

为鼓励地方多产粮、多调粮,中央财政依据粮食商品量、产量、播种面积各占50%、25%、25%的权重,结合地区财力因素,将奖励资金直接“测算到县、拨付到县”。自2008年起,在产粮大县奖励政策框架内,增加了产油大县奖励。2011年中央财政安排奖励资金225亿元,对粮食生产大县除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奖励政策外,对增产部分再给予适当奖励。此外,2011年中央财政新增粮食风险基金预算40亿元并已下拨到省,用于继续取消粮食主产区粮食风险基金地方配套。

“科技兴粮”路径

记者:60多年农业效率提升较慢,导致粮种更新慢,种植结构单一,机械化推广水平不高,土壤质量下降,农业用水效率低等问题。科技兴粮的长效机制如何形成?

徐小青:增加粮食生产,一方面靠增加播种面积,保住18亿亩红线,粮食播种面积不低于16。5亿亩,另一方面就是靠提升粮食单产。如今,增加播面的潜力不大, 棉花、大豆等播种面积要确保,蔬菜播种面积在扩大,土地强约束下,只有依赖提高农业效率。

中国水资源占世界1/4,水资源与粮食主产区错位配置,因此,农业部门正在推行的节水灌溉,旱作技术尤为关键。目前中国很多农业区都是大水满灌,4000亿吨水投入到农业,很浪费。必须改造田间水渠,河道,实施“五小水利工程”,推广喷灌、洒灌,甚至滴灌技术。农业部的数据显示,我国中低产田占耕地面积的70%,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仅占耕地面积的50%。近几年,我国每年因气象灾害损失粮食1000亿斤左右。

研究耐旱品种以及农业病虫害防治。加大研发投入。这方面要学美国,他们大多品种为耐旱品种、转基因品种,棉花、玉米等大多是抗病虫害的品种,因此,传统农业的现代化已经刻不容缓。

因此,未来提高农业效率的最佳途径,就是走精细化、专业化、机械化、信息化组织化农业。要用新型生物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方式,走高端农业之路。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投入,改革现行农业科研管理体制,同时培育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另外,农业部正在搞的科技示范田和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也可以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记者:目前工业污染、重金属污染正在向农村扩散。中国重金属污染全国普查警示,中国农村土地的污染已经严重影响到粮食安全。

徐小青: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中国水污染的主体。为了保粮食增产,大量施用化肥、农药,造成农村土壤环境恶化,有机能量下降。中国化肥使用量每年5000万吨,占到全球一半以上,土地有机质流失严重。尤其是东北,黑土层流失加速,全球仅有三块黑土地,中国的黑土流失已经说了好几年,目前几米厚的黑土层下降到十几公分,有科学家预测,估计大约多少年以后将流失殆尽。

因此,只有科学种田,才能防止污染扩大化。我不久前调研时发现,测土配方,精量施肥在一些地方推广的还不错,感到很有希望。现在民众消费水平高了,对天然有机食品和健康食品需求量增加,进行科学种田,健康种田,提高新品种、新技术的普及率。发展无公害、有机农产品大有作为。

谨慎农业“走出去”

记者:未来中国粮食安全恐怕不能完全寄托于“自给自足”。如何把握粮食进口,推进农业“走出去”,获得稳定的粮食供给能力?

徐小青:在粮食问题上,中国采取的是“立足本国资源,保证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同时以开放的心态,有选择性地利用世界农业资源和国际农产品市场。鼓励与国际供应商签订长期贸易合同,建立稳定进口渠道。同时推进农业“走出去”,促进跨国农业投资。

大宗粮食作物依靠自己,大豆、蔬菜等小品种通过国际贸易调余缺。中国每年进口大豆5400万吨,相当于节约几亿亩土地,进口300万吨棉花,节约几亿亩棉田。

有学者提出,农业完全依赖国际市场,通过贸易来保证13亿人口吃饭,这是不切实际的想法。世界每年粮食产量2.3亿吨,大约一亿吨小麦、一亿吨玉米、3000万吨大米,但是,中国需求小麦一亿吨、玉米1.6亿吨、大米1.8亿吨,这意味着,你到国际上买什么,什么就暴涨。,你想,美国、巴西、阿根廷大豆出口量的一半被中国买去了,世界粮食供给很有限。

也有学者主张“走出去”,希望通过到国外种地来解决粮食问题,这个方式也需要谨慎探索,比起贸易方式,投资方式风险更高,有些企业在国外租地、合作办农场,有很多教训,并非是一条坦途,目标国的法律限制、经营方式、贸易限制等问题,烦恼不少,因此,要慎重再慎重。这条路要探索,我主张主要还是鼓励民营企业“走出去”灵活探索新路径。 

责任编辑:冯句青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