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看苏联的教训。苏联解体以来,一直有人把苏联解体、亡党亡国的责任统统归罪于戈尔巴乔夫,认为 “都是改革惹的祸”。其实,深入研究就会发现,苏联解体,其真正的原因并不是由于戈尔巴乔夫搞改革,而恰恰是由于戈尔巴乔夫之前——勃列日涅夫时期的长期不改革!使得苏联的体制问题堆积如山,体制基础已经腐烂,结果,到了戈尔巴乔夫时期,改革稍有不慎,国家大厦就土崩瓦解。
再看美国的教训。美国此次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围绕着其形成原因的争论一直不曾间断,但是根据我们的研究,导致此次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至少有一点与大萧条是一样的,这就是随着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迈入新阶段,相关国家的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是,相应的体制改革却没有跟上,经济社会管理体制基本上没有发生大的变革。以美国金融为例,混业经营趋势明显加快,但是分业监管体制却没有发生任何改变,结果导致监管体制出现漏洞,金融监管严重缺失。与此同时,在宏观经济政策方面,却一味地追求短期繁荣,导致泡沫迅速膨胀,这恐怕才是此次金融危机最深层次的根本原因。
最后看中国的经验教训。从教训来看,清朝末年,改革与革命赛跑,起初清政府迟迟不愿意实行改革,结果,等到清政府终于明白了非改革不可的道理时,人家已经不让他改了,革命爆发了。
再看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上世纪90年代初,当苏联、东欧发生巨变之后,邓小平不是让改革停下脚步,相反却加快推进改革,“南巡讲话”把改革开放推向新的高潮,随之,中国经济出现了持续的快速增长。老实讲,我们现在的许多“成就”,其实吃的是邓小平“南巡讲话”的老本儿、吃的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宏观配套改革的老本儿,以及中国加入WTO的老本儿!
总之,过去30年,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并不完全是所谓 “人口红利”(为什么改革开放前具有同样的人口结构却没有出现“人口红利”呢),也还有“和平红利”(越战后30多年的周边和平环境),更重要的是“改革红利”,是“制度变迁”带来的“红利”!
迎接新一轮改革高潮
中国经济时报:这样说来,我们应该继续大力推进改革。然而,在现实中,还有另一种批评市场经济改革的声音,您怎么看?
魏加宁:我认为,中国正在面临着新一轮思想解放运动和新的改革开放高潮。
大家知道,粉碎“四人帮”之后,围绕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展开了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随后在上世纪80年代出现的改革开放高潮使得中国经济快速增长。
上个世纪90年代初,围绕着“姓资姓社”问题又展开了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皇甫平”迎风傲雪的文章我们至今耳熟能详。后来1992年春邓小平“南巡讲话”,使得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局面,1994年宏观配套改革,奠定了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