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组织识别系统(CIS)的创新研究(二)

中国式组织识别系统(CIS)的创新研究(二)

中国式组织识别系统(CIS)的创新研究(二)

三、“CIS场”与“场效应”的提出

(一)“CIS场”与“CIS场效应”的含义

“场”的概念在物理学中是物质存在的两种基本形式之一,存在于整个空      间。场论是研究各种物理场的运动规律及其相互作用的理论。“场效应”是各种物质运动及其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研究工作追求的目的之一。

在科研中,“场”的概念得到了延伸。系统科学研究信息在系统内的控制;研究要素、系统、环境三者的相互作用,一个著名的定理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系统科学的应用,主要追求有机的整体效应,信息场就是这种有机的整体。

人类社会也存在各信息场,存在着场效应。例如:中国古代有神机庙算一说,即到庙堂去占卜才会灵验。古希腊也有到德尔菲神庙预测的习惯。古代的风水文化,阴阳宅文化,教堂、寺庙、道观中内部的设计,所形成的氛围是一种特定的信息场。现代的建筑地学、建筑力学、建筑美学,环境艺术,室内装修,某种意义上也是在创造和利用一种信息场。这种信息场往往对人们产生一种力量,无论它是科学的,还是神秘的,是可知的,还是不可知的,都不能否这种力量的客观存在。因此,它也是一种资源,应该开发。

依据上述原理,“CIS”系统也是一个信息场,简称为CIS场,它是一个组织对内进行教育,对外有利于识别的特定信息的空间组合,是用信息交合的原理,将五个要素以系统、多维的形式编织的一个巨大的信息网,是一个有利于公众识别、认知的特定空间。也是CIS创新的一种模式。

“CIS场效应”指CIS的五要素在一起通过特定组合,相互作用,产生五个一相加大于五的耦合效应。即这个场,使“CIS”不再是五个要素的链式相加,也不是五个要素相乘得出的“面”,而是一个三维,乃至四维(加上时间维)的立体动感的空间。

(二)“CIS场”与“CIS场效应”的构建

信息场的构建可以用信息交合论的方法。(详见方法创新部分)首先,我们可以分轮,分组地进行信息交合。第一轮,第一组交合,以MIS为核心,分别与其它要素结合即可产生新的组合,如MIS与BIS结合可以产生MBIS,即理念在行为中的融合和行为中对理念的体现,可以衍生出新的表现形式;同理,MIS可以分别与VIS、AIS、EIS结合,产生MVIS、MAIS、MEIS等。

第二组,以BIS行为识别为核心,分别与其它要素结合可以产生BMIS,B VIS、BAIS、BEIS等。第三组以VIS为核心......余类推。

第二轮,以MBIS为核心,与VIS交合,产生MBVIS,即理念、行为与视觉三者结合的形式,如:设计、使用组织内部的手语、体语,它反映组织理念,又是用于视觉;与AIS交合,MBAIS即理念、行为与听觉三者结合产生的信息形式,如:员工以不同的组合形式演唱反映组织理念的歌曲.......余类推。

这种理论可以帮助我们建构一个“CIS场”的模式。可以帮助我们打开思路,使思维系统化,条理化,有助于我们创造新的信息传播模式,取得前所未有的效应,一种类似原子裂变式的效应。操作时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不要搞成繁琐哲学。

(三)“CIS场”与“CIS场效应”的心理目标———统觉

“CIS场”的目标不仅针对公众知觉,而且要直至公众的统觉。所谓统觉(Apperception),是人在以心灵感受外界事物时所产生的一种自觉和非自觉的结合、明晰性与模糊性的结合、具象性与抽象性的结合、形象与符号的结合的心理过程。

统觉是知觉的升华。在知觉里,人对于自然、生活和艺术的形象,所感受的是总体的外部的特征,统觉要进入人脑的内部。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里所分析了三个心理过程,即感性、悟性(知性)和理性的过程,也即知觉——表象(想象)——统觉(观念)的过程。人的心理活动也可以分为三个环节,即感官所产生的感性认识,想象力所产生的悟性认识(悟性认识也即知性认识),统觉所产生的理性认识。

统觉是知觉的综合,是对客体感知的理解性的心理活动,康德称之为“人类知识范围中的最高原理”。因为,“悟性只不过是表象的杂多,还不能构成一种有规律有统一的认识。”所以,还不是最高的认识。只有当这种种表象按照一定的必然性、一定的规律联结起来时,才能成为统觉。

樊育志从广告的错觉与统觉的角度认为:统觉“系新旧概念相融合之历程。亦称类化。”因此,研究CIS一定要研究人的心理,不仅要研究知觉认识的规律,而且要研究统觉、错觉的规律,不仅要研究公众的现在,而且要研究他们的过去与未来,完成新旧概念的融合。通俗地说,是要将CIS设计得符合公众原有的美好理想上。

“CIS场”就是要使五要素按照一定的规律联结起来,在公众心中形成统觉。不仅影响公众的生理,也要影响心理;不仅要借用形象思维,而且要借助逻辑思维;不仅要进入公众的意识中去,而且要进入公众的潜意识中去;不仅要创造一个静态的场,而且要创造一个动态的场;不仅要创造一个有形的场,而且要创造一个无形的场;不仅要有科学性,而且要有艺术性;不仅要有空间艺术,而且要有时间艺术 ……  总之,我们的设计越细致,越完美,“对应度”越高,效果就越好,越有利于使CIS的效果达到极至。

(四)提出“CIS场”与“CIS场效应”的意义:

1、使CIS更能体现整体性

当前,在CIS 的理论与实践上,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缺乏对CIS的整体把握。例如:以VI手册代替CIS导入过程;以要素相加代替整体构建;甲乙双方把CIS“切碎买卖”的现象,或只做VIS,或只做BIS中的促销,急功近利。效果不佳就埋怨CIS 没有用,过时了,受骗了......。

另外,我们虽然为CI 加上了“S”使之成为系统,但是,还不够形象,还停留在理性层面。提出“CIS场”的概念,使CIS很容易同人们熟悉的“卖场”、“现场”联系起来,有了一定的空间感,触摸感,有利于人们对CIS的整体把握。

2、使CIS理论更具有科学性。

五要素说的提出,使CIS对应了人体的五种感觉通道,“CIS场”的提出使CIS 的理论向纵深与立体层面拓展。从研究感觉上升到研究“统觉”,使CIS的研究增加了历史、时间的范畴,使之成为四维空间的研究,使CIS的理论更加严谨、完善,也更具科学性。

3、使CIS更加符合中国的国情

CIS场的提出,有利于缩小这一领域的“知识沟”。改革开放使许多有冒险精神的人、农民、文化不太高的人成为“企业家”,这是中国改革的特色之一。他们面临信息爆炸、知识经济,感到力不从心,又是“CI”、“CIS”,又是“MI”、“BI”,“IC”、“IT”、“WTO”......如坠五里雾中,有的老板明确地提出:“我知道CIS很重要,但是我现在顾不上,只要帮我把连锁店设计好就行。”孰不知正是CIS使分散的商店统一为连锁店。提出“CIS场”的概念,把组织识别系统当作一个“场”来理解,使他们明确地知道CIS 应该是一个空间、一种氛围,是一个可以“克隆”的,独具特色的卖场, 决不是几张“画儿”(VIS手册)、几张纸(方案),它是一个立体的工程。这无疑更有利于策划界与企业界的沟通。

4、使CIS实践更具可行性与可靠性

CIS场在实践上构筑了新的模型,实施有了依据,有利于CIS的操作创新。我们可以将要素其列成排列组合图表,一项项组合就可以达到系统科学意义上的“最优化”,就不再有结构上的遗漏。操作时,循序完成。可快可慢,只要做,就会得到科学的组合。它如同一座大楼的钢筋骨架,其余的部分要靠不同的组织根据自身的情况去充填,由于骨架的可靠性,所以初次施工的人也不易把大楼盖塌。使企业增加了对CIS投资的信心和把握能力,有利于CIS事业的迅速发展。

责任编辑:冯句青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