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危机缘于传统性别观念依然牢固

男孩危机缘于传统性别观念依然牢固

华东师范大学日前拟建“男子中学”以期解决男生在学业、体制、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等多方面落后女生的现状。关于男孩危机的争论由来已久,但本质上,危机只是家长、学校固有刻板化的性别角色标准与社会现实出现矛盾的产物,就好像30岁的男光棍让父母焦虑,但这只是观念的危机,与男孩无关。

男孩危机在公众讨论中被集中描述为男生在各级各类教育中的学习成绩正在渐渐落后于女生;身体素质不如以前好;身陷心理危机,在咨询机构中寻求帮助的男孩多于女孩;男孩的社会适应能力不容乐观,更容易卷入暴力和犯罪群体。2010年畅销一时的图书《拯救男孩》以大量惊人的数据敲响了男孩危机的警钟。但事实上,这份建立在男孩与女孩的比较基础上的鉴定仅仅呈现了一种变化,而变化的发生是否能证明危机存在,并未有明确标准,所谓男孩危机的结论言之过早。

男孩危机首要表现是研究者注意到中小学男生的学习成绩一直落后于女生,中小学的班干部、三好学生也以女生居多。被引用最多的数据是1999-2008年间,高考状元中男生的比例由66.2%下降至39.7%,“状元郎”已成过去式,“状元花”则更为贴切。但仅凭数据就应该为男生学业落后乃至失败感到担忧么?完全没必要,在成绩以及奖学金的较量上,女生的进步其实是社会进步、教育公平的结果。要知道,在十几年前,名牌大学尤其是理工科名校,仍然是男生的天。另一个事实是,1999年之后中国大学扩招,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考试难度降低,记忆性和基础性内容得到强化,这一点是女生擅长的领域,恰恰是男生的短板。

全国性儿童青少年体质质监测工作表明,20多年来,中国男孩的体质在肺活量、速度和力量,以及视力指标上连连下降,男孩的体质为未来的国民素质埋下了隐患。但究竟是否有数据明确证明,在男生体制变弱的同时女生的身体素质指标连年上升,甚至同期比男生体制究竟如何?一个明显的变化是中国青少年生长发育比20年前有大幅提高,身体性征比父母辈早熟。但同期,柔韧性、爆发力、肌力、耐力、肺活量的下降趋势是男女生都有的。2009年的调查显示,中国大、中、小学生的握力和50米跑成绩均低于近邻日本。所以,不仅仅是男孩体能素质出现问题,女生同样如此。

研究表明男性青少年比女性青少年更易于沉溺于网络,在多动症、学习障碍、智力障碍、自闭症等儿童青少年阶段常见的心理疾病上,男孩的发病率远远高于女孩。但据此推断的男孩危机也不合理。多动、自闭、智力障碍等更多由生物遗传特征所决定,并不是男生因为心理脆弱而产生的问题。后工业化社会到来和性别意识主流化进程加快,其实男女生心理和社会性差异在逐步缩小,而不是相反。以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2009年完成的“青少年发展指数研究”为例,心理发展指标一项,该市中小学男生平均分值为67.58分、女生为65.22分,男生略高于女生。

男孩危机论中可以看出,社会评判标准仍然是传统的性别规范,即对“男孩应当如何”的规定。比如男人当领导是很自然的,男孩更应该去学校读书,男孩的体格应该比女孩强壮,心理应该比女该更坚强……相当多的人持有这种观念就形成了“控制性假设”。这类假设与上世纪60至70年代产生的“生理决定论”类似,该观点从男女两性的生理结构如染色体、荷尔蒙以及大脑结构来证明性别差异的客观存在,从而以此为据为男性确定了性别模式,如必须有强壮的身体、统治欲、责任感,等等,尤其是在社会生存及适应能力上必须强于女性。

这些基本主张在中国这个典型的男权社会里显然有着广泛的认同基础和影响力。

20世纪兴起的女性主义运动帮人们撕开了笼罩在性别差异之上的神秘面纱。人们逐渐意识到性别差异或许并没有“被知道”的那样悬殊。生理原因决定的人类行为局限于生育或者身体结构的不同,只对少数活动有影响,如打篮球,钻一个狭窄的洞等等,对于绝大多数的人类活动并无任何影响。也就是说,男孩的特点并非是由生理原因决定的,男孩并非必须要有着强壮的身体和坚毅的品格,也不是必须比女孩强才能确立男性自身的主体地位。

但是,在习惯为一切领域制定规范并乐于被动接受的社会里,生理决定论拥有广泛市场。僵化的性别规范制造了泾渭分明的性别差异,也制造了一代代必须合乎规范的男孩,如果有一天突然男孩不再比女孩强,比如体育或数学不好,就会遭受性别否定,不被认可为正常男性,被认为是“危机”。但是正如批判者所言,原本就不存在既定的性别差异,不存在规定男孩必须如何的模式,又何来“危机”呢?

曾经占尽优势的男孩为何在今天在与女孩竞争的各个领域显得“力不从心”?这类变化被认为是社会建构的结果和社会发展的必然,并且无需担心。社会建构的观念指出男女并没有天然的性别认同,而是在经过社会建构之后才成长为男人和女人。传统社会性别规范的形成就是很好的证明。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凸显了男性优势,加上社会对女性的束缚,因此形成了典型的男女有别的性别差异。男性倾向于扮演更为积极、更具冒险性、更有力量的工具取向的角色,而女性则倾向于扮演被动的、稳定的、温柔的和表意取向的角色,一旦性别被“指定”了,社会就会期待个体向“女性”或“男性”那样行动。久而久之,人们也认为男孩在身体乃至心理上强于女性是男性这一性别中理所应当的成分。

正因为上述差异的形成是社会建构的结果,这些差异的逐渐缩小甚至女性对男性的超越也就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工业化大生产带来消费市场的扩张,男性在传统生产社会中的优势逐渐丧失,社会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加在性别之上的束缚日益松绑,个体的气质特征不再仅仅是男性气质或女性气质这样一维对立的两级,女性既然可以中性形象出现,如“超女”中诞生的偶像李宇春,男性也必然会出现中性化的特点。有数据证明,女性的身体正在变得越来越强壮,犯罪率也在增加。两性之间因差异而形成的界限在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日益模糊含混。

“男孩危机”的焦虑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性别观念依然牢固地被“男强女弱”、“男高女低”这样一些思想占据着,真正的危机是在变迁的社会中继续用传统性别规范来要求男孩,而这种要求又是男权社会所建立的身体、权力秩序内在焦虑的反映。

中国漫长的男权社会制造了男女之间的性别差异,对男性气质、男性体貌特征、男性社会角色的一系列规范使男人获得更多的性别发展空间,同时也束缚了两个性别自由发展的可能———女性受到压迫的同时,男性也受到了束缚。当社会发生变迁,日益多元化的男性身体冲破原有的性别规范,开始撼动男权社会中已确立的秩序,例如男性的中性化趋势。

在上述权力秩序的冲突中,外显的表现就是将一切不符合传统规范的性别角色降格和矮化,女性再中性化,也不及“男孩不男孩”那么让男权社会的捍卫者们焦虑。殊不知,身体的自由表达是男性摆脱传统性别规范的束缚的开始,在变迁的环境中继续用传统性别规范来要求男孩,并将男孩的变化“危机化”,恐怕才是男孩们真正面临的危险。

当社会能够不再将男孩的变化定义为“女性化”、“娘娘腔”,不再把男孩的易装斥为异类并进行恶俗的模仿以取悦猎奇的目光,能够用平常而不是喧哗之声迎接男孩的变化,那么,包括男孩在内的丰富个体才算是获得了真正的解放。

责任编辑:黄一帆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