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宇等:房价大涨大跌,伤筋动骨(4)

张子宇等:房价大涨大跌,伤筋动骨(4)

  

泡沫破灭之后     

在面对房地产泡沫时,日本政府在初期并没有及时采取有力措施遏制,1987年日本政府对东京地价开始进行限制,到了1988年中期,东京地价开始回落。但是以大阪、名古屋为主的大都市圈地价仍在上升,由于低利率和房地产景气下房地产升值预期强烈,资金相机流入比东京地价便宜的地区。1990年大阪地价开始回落,同时名古屋地价上升变平缓,1991年全国范围地价才开始回落。     

在金融控制方面,日本政府任凭大量信贷资金流入房地产领域,扩大对土地和股票担保的融资。连续9次大幅度下调官方利率,从1985年的8.5%降低到1987年2月的2.5%,这样无疑更进一步增加了资金的流动,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而且,一直到1990年,日本政府开始对全国房价实施综合政策,设立了地价税。由于日本长期在土地税方面存在偏差,在80年代中后期固定资产有效税率才为0.2%-0.3%,所以一直拖到1992年4月才开始征地价税,这个时候明显为时已晚,甚至在泡沫破碎以后加大了房地产下跌的幅度,进一步损害了日本经济。     

从1989年末开始,日本房地产业就已经出现“破裂”迹象。同年12月,新一届日本银行总裁三重野康上任仅仅8天,就开始对日本经济实施所谓的“电击疗法”。几个月内,多次提高政府贴现率,并对商业银行施加压力,要求其停止对房地产企业及股票投机者贷款。这一系列举措一下子刺破了泡沫。1990年初,以东京证券交易所股市迅速下滑为开端。日本地价随之暴跌。     因为应对泡沫经济采取的铁腕政策,在日本占领下的中国东北度过了童年的三重野康获得了“平成的鬼平”(鬼平是日本江户时代负责江户消防的官员,因为铁腕成为日本历史上著名的能吏)的赞誉。但是随着随后10多年日本始终走不出经济停滞的状态,对于三重野康的指责和批判也高涨起来。     

“在80年代的后半期,日本的房地产泡沫破碎后,一直到今天,都没有回到上涨的轨道中去。而且整体经济泡沫破碎后,日本战后的经济体系也因此陷入了一种僵局。从中国的现状出发,我并不认为现在已经陷入了僵局,但是从长远来看,遇到困境的可能性还是有的。从这个角度出发,房地产价格的调控是一项更长远的任务。”米山秀隆表示。  

“以政策来控制房价泡沫,以金融政策控制货币过度流动性等问题,尽管大家一直都是这么思考与应对房地产泡沫的,但在泡沫破灭过后,日本银行和美国联邦银行也进行了反省,认为可能泡沫无需调控。除非泡沫会无限期持续,那才要调控。中国正谨慎地推出很多微调的政策,目前这其实已经是唯一能做的了。当前,即使面临经济不景气、增长速度下降等问题,但只要中国还是能够继续保持经济增长,即使房地产泡沫有小小的破碎,也是有益的,因为这是一种对货币流动的自然调节。目前中国面临的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实际上和资产泡沫关系不大,主要是受美国和欧洲不景气影响。利用这个机会,把中国经济的发动机从出口转向国内市场会是更长远的考量。”浅子和美教授主张。     

米山秀隆建议:“我认为目前中国政府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抑制房价上涨,这是妥当的。但是当把房价调节到和收入相匹配的时候,就应该立即解除这些措施。因为如果不这样做的话,就很可能承担房价大跌引发的经济恶果。这就是从上世纪80年代后半期日本经济政策失误所得到的教训。”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