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驰:领导力与执行力(上)(2)

郭驰:领导力与执行力(上)(2)

美国拉美战争的时候有一个拉美将军把一封信送给加西亚,接到任务以后也不问加西亚是谁,也不问在哪儿,也不问为什么要把信送给加西亚,也不问怎样才送给加西亚,只要需送就行了,这就是执行力。据说现在有些无聊的文人就开始传送“永远不要说不”,“永远不要问为什么”,居然作为书的标题就出版了,所有人都在解读啥叫执行力,他什么都不问怎么执行?你想想,什么都不知道怎么执行呢?有些老师在课堂上进一步解读,说一个组织要提高执行性文化,提高执行力就是要做到六条管理原则、八条行为规范、九条流程设计准则,老师讲口若悬河,口才绝不在我之下,讲的非常好,大家听了很过瘾,尤其领导特爱听。其实这些归纳起来在我看本质上讲了三条,基本上和我在家一样,处理我和我爱人关系准则大体差不多。

第一,叫领导永远是正确的。

第二,如果在实践中感到领导错了,那一定是我自己错了,因为领导不可能有错。

第三,如果实践证明领导真的错,请参考第一条领导永远是正确的。

大家知道,高素质的人是不太好用的,我们在公共部门,经常跟一些司局长聊天,经常跟我开玩笑说,郭老师我们发现一个规律,我说什么规律?博士不如硕士好用,硕士不如本科生好用,本科生不如专科生好用,我说你说对了,最好用的是临时工,素质越高的人往往越有独立性,有自己对问题的独立看法和思考,但是全靠临时工能建设我们的组织吗,能把企业做大做强吗?低端人有低端的状态,高端的人有高端的状态,你驾驭不了高端人这个组织部可能做大做强,在管理是误区,但是讲执行力的人就这么讲,为什么?他满足了领导心理需要,他不愿意反思。这个事儿定完以后做不成,做不成明明是决策本身有问题,这是领导力的问题,决策本身不具有执行性,本身就是错误不符合客观规律的,获得没有赢得广泛的共识就开始仓促上马所以达不到预期的执行效果,这一切都是领导该做的事情。结果恰恰领导不去做这个事儿,做不成了就说是下级的问题。反思是一种痛苦的情感过程,没有反思领导力增长是不可能,如果大家都拒绝反思,管理没有办法推进。按照西蒙的管理思想,任何决策都只能是,也一定是,也必然是有效率的决策。如果下级不去反思,只想挑领导的毛病,任何决策都是有毛病的。

在管理发展史上有西蒙学派和决策学派,决策学派就是任何决策一定是、只能是也必然是有限理性,这样就带来一个问题,只要我作为执行者不想执行所有的决策我都可以挑出毛病。所以你把这个责任都推给下级,下级不去反思是没有意义的,所以领导要做的工作得让下级内心认同赞成这个决策,他才能有执行力,这个工作是双方都要做的,而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在领导。所以,人是机器是做不到的。你要想有执行力还有第二个条件,我们说这个条件大部分能做到。

有些老师讲话一些观点源于古老的管理思想,第二来源于西方的实践,你不能说他的说法完全没有道理,不能说是乱说,但是他犯了一个错误,这个错误不能把西方的东西简单的套到中国来。清华大学中公管学院,考公务员考的最差的就是管理学院的学生。为什么呢?本来学公共管理当公务员最合适,结果他们考不上,为什么呢?不是说学生不优秀,因为他们学的都是西方的理论,清华公管学院,60%教材都是英文教材,他们考中国的公务员能考上就奇怪了,因为你学的美国思想到中国来当公务员怎么可能呢,管理最讲究实践相结合的,因为你在这块儿土壤中做管理,你面对的是中国人不是西方人,所以食粮不化是所有的管理学院最常犯的错误。

在西方国家讲绝对服从执行力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成立的,但是它需要一个条件,而这个条件在中国目前来讲仍然是不具备的,或者偶尔具备,总体上不具备。这个条件是什么?简单的说三个字“职业化”。绝对服从带来执行力,它靠整个社会提高职业化水平和制度文化建设,大家不要小看职业化这三个字,这三个字带来了领导力、执行力辩证关系全部的改变。也就是说,如果按照西方职业化的思路和文化环境,领导力和执行力的关系不是我今天和同志们讲的关系,我今天讲的就是效果。但是我们是在中国给同志们讲领导力和执行力的问题,什么叫职业化?西方的公务员叫职业化公务员,西方的军队叫职业化军队,军人叫职业军人。西方的企业工作人员叫职业经理人,这就叫职业化。整个社会绝大多数人除了个别自由职业者,除了个别专业从事政治活动的政客,其他的绝大多数人都处于职业化的道德、制度和文化安排。什么叫职业化?职业公务员意味着什么?你的职业道德就是服从。不管你自己怎么想的,你有什么看法,不管是谁,只要根据法律成为你的领导,你都有义务服从,除非你辞职不干,这就叫职业化。而西方的公务员制度和政治体制就按照这个原则设计的,为了避免政治集团的纷争,带来大的政治格局的改变,所有政府工作人员除了职业政治家以外,其他都是通过职业化规范。所以他们职业公务员不可以有政治信仰,你从来不可以参与决策,你就是执行者。不管哪个党派赞成也好、反对也好,不管你是什么派,不管谁当了你的领导你都要服从,这就是你的职业准则。我们的管理都建立在这个特定的体制环境下,否则讲的全部是空话,没有用的,你把西方的东西套过来没有意义,解决不了中国的问题。

欧洲有这样的文化,中国没有。欧洲的企业有职业经理人,但是在中国没有。在中国谁要按照西方经理人的模式从事和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你会死的很惨,因为中国的文化不一样。

大家按照西方的职业制度,一个人可以频繁的跳槽,我今天跟你签合同,成为你的下级,我在合同约定的范围内,把我的聪明才智贡献给你,服从你的指挥,合同期满了我主动可以提出解职,合同结束我可以再跟另外一个人签合同,同样在这个过程中我只要信守商业秘密,这是职业准则,只要是在职业经理人市场混的人一定要把握这个准则,否则就不值钱了,我可以频繁的跳槽,只要我信守职业准则。所以在西方你可以频繁的跳槽,没有人会歧视你,大家都会重用你,但是在中国万万不可以。你看看李开复,地球人都知道,他跳了好几次了,现在堕落到靠讲课和写书活命,为什么?在中国这种频繁跳槽的人是不可能得到老板发自骨子里的真正重用,因为中国的文化不同,我们没有真正欣赏职业经理人的习惯。所以,在中国第一次跳槽叫英雄,英雄无用武之地跳一次槽,第二次跳槽就认为你是狗熊,这个小子没什么本事就靠跳槽提高自己身价。第三次跳槽你就是一条养不熟喂不饱的狗,没有一个老板真正的重用你,都会防着你,因为他会想你能背叛他也会背叛我,你就是一条狗,这就是中国,因为中国不接受这个东西。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