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一是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实际上是从建国之后开始讲的,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开始搭建文化建设的框架,但关于文化意识形态的分歧比较多,因为一方面我们从理论上要宣传、在实践中要落实中央精神,但另一方面就有一些人提意见。提意见是正常的,作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允许并欢迎人家提意见。另外,我们进行文化体制改革推动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是说不允许人家提反对意见,这一段有人提的意见也不太好听,从一开始就给我们否定,说我们的五四运动彻底摧毁了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路径,但中国传统文化是跟农耕文明相联系,它在走向工业文明的重要过程中确实有一个转型困境。西方文明、工业文明绝对融合不了我们中国的传统文明,中国文明是一个软文明,没有任何一个刚性的文明可以化解我们,中国文明本身所具有的包容是在千百年来融合各种文明体系但是自己并没有毁灭,其他国家的古典文明都已经陨落了,唯独中国文明走到今天。所有西方国家侵略我们或试图对我们进行文化输入的过程,并没有改变我们的文明模式。但是在今天,我们确实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这个前所未有的压力就是西方已经从一个简单的刚性固有文明直接转到柔性文明体系当中。在知识大爆炸的信息时代、在技术支撑的文明体系里,它所提供给你的也是一个柔性文明,今天的文化上面中文信息只占不到5%的比例,绝大部分都是西方的文化,所以,我们会有一种强大的压力感。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过去直接取消了市场经济的逻辑。建国初期我们按照苏联的模式取消了商品经济。以计划经济开展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全国人民在无私奉献框架里实现了国家财富最原始的积累。改革开放时我们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到现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79年广州出现了第一家音乐茶座,它被视为中国文化产业开始兴盛的一个逻辑起点,2000年文化产业被正式写入“十五计划”中央文件,1996年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文件决议》提出了文化体制改革和一系列纷争,2002年十六大报告提出了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2003年确立了九个地区35个文化单位试点文化体制改革,2005年下发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若干意见,2006年重新确定了89个地区170个单位作为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中办、国办印发《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2007年十七大对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具体战略进行部署,2009年国务院印发《文化产业振兴规划》,2010年我们的金融系统开始进入并支持文化产业有效发展,2010年的中央政治局第22次集体学习中锦涛书记强调了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2011年10月就是这次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形成《关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我们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历程,文化体制改革实际上就是如何让人们共享文化产品,同时让整个国家的文化事业发展能够提供给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有效空间,同时让中华民族的文化或者说中华民族的发展、民族复兴的过程中能确立文化强国的地位。一个政党在今天以这样权威配置资源能力对中国文化进行有效的推动和发展过程,就是为了让这个民族在世界上活得更有尊严、更有幸福感。
二是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一个政党在科学的规划体系下,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这个时代精神相结合所形成的现代文化体系。我们今天讲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很多人说国学的繁荣就是文化的繁荣。我们今天在恢复国学、在大力推动国学时掺杂了无数功利主义色彩,这不是国学的真正繁荣。大家都知道于丹讲《论语心得》光版税一年就上千万,长期搞文化学研究的人说了很难听的话,说于丹把孔子给强奸了,因为于丹讲的《论语心得》跟孔子的《论语》不是一回事,于丹讲的是自己的感受。但是现在十八九岁的孩子认为于老师讲的就是论语,所以造成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论语》没人去买,于丹的《论语心得》无数人去买。其实于丹是按照现代人的价值框架来解读《论语》,这样的过程并不意味着文化的繁荣。掺杂功利性的文化不是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也不是文化事业的有效发展过程。季羡林的关门弟子钱文忠讲过一句话,他说我们用十年的时间就可以摧毁掉一个文化,但是我们恢复一个文化可能需要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的努力。共产党说我们是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同时也是先进文化的提倡者和建设者,实际上就是要有一个科学心态,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要用遵从的心态来解决文化遗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创造性和转型问题,或者是如何有效保护的问题。现在我们有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其他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条例,包括北京东城区的南锣鼓巷。共产党的文化自觉就是在这个框架里来谈,我们讲文化自觉讲到这个民族的科学、大众文化,讲到中国共产党是优秀文化的传承,也是先进文化的倡导者,讲到毛泽东在建国前夕提出了文化建设新高潮的问题,讲到后来改革开放开始小平同志提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四有新人”、“三个面向”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讲到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先进文化战略,讲到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和谐文化思想,可以看到我们党几代领导集体在实践过程中,努力克服在权力配置资源过程由于利益观念给很多地方领导人造成对于传统文化进行破坏或者忽视文化建设的一种功利性冲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