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祖希:北京中轴线的形成及其历史文化渊源(4)

摘要:北京中轴线始于元大都,继承了明清北京城的中轴线,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长的中轴线,它是北京城所有建筑物的依据,而两边建筑物的对称使得中轴线更加突出。中轴线是随着不同的历史时代不断变化的,而政权是唯一的主题,只不过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不是以太和殿为象征,而是以人民大会堂和国家博物馆作为象征。

四、明清北京城中轴线的形成和发展

明清北京这条中轴线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这要有一个追溯的过程,要讲到元代。元大都是北京中轴线的开始。元大都分成南半城和北半城,而且形成了两条轴线,一条是中心阁,也就是今天的鼓楼,一直往南延伸到丽正门,丽正门在今天的长安街上,就是天安门的前面一点。另一条是北半城的中分线,那条线把元大都的北城分成东西两半,这个两半东西是对等的,但是南边的城墙东西是不对等的,所以我说南边是规划建设的中轴线,北边是元大都北城的中分线。当时的钟鼓楼是建在北边的中分线上的,今天的旧鼓楼大街就是这条线的所在地。旧鼓楼大街的鼓楼和今天的鼓楼,和元大都中心阁之间差129米。原先元大都的所有宫殿都建设在今天的鼓楼到丽正门这条线上。

明清北京城继承了元大都中轴线,而且往南移。明清北京城时常遇春、徐达打到了元大都之后,元朝为了守护的方便,把北半城的一块弃掉了,就是以什刹海那边往东去的河道作为护城河,在这个护城河的南侧修起了一个城墙,就是今天咱们看见的德胜门、安定门这条城墙。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今天的后英房胡同曾经发掘出玛瑙围棋子,还有别的一些东西,这说明当时建造这个城墙是非常仓促的,是为了当时战争需要很仓促地修这么一个城墙出来,也因为仓促才形成了北京西北角缺一块。有人解释那个是九宫八卦说,西北应该缺一个角。但是当时战事很紧,不可能请风水先生看完风水以后再来修城墙。而是因为兴修的时候遇到这么大一条水面,没办法只好把这个水面让出去,所以形成一个斜角,让出来的水面就是后来的太平湖,而且使北京城形成了西北缺一个角的格局。同时在南面往南推到今天的正阳门,形成了明初的北京。所以明初北京城的天坛、先农坛是在郊外的。到了嘉庆年间才修的外城,把明清北京城的中轴线从正阳门一下子推到了永定门。所以今天所看见的中轴线是继承和发展了元大都规划建筑的中轴线,形成了后来的明清北京城的中轴线。嘉庆年间把天坛、先农坛扩到北京城里面来,当时是想可以看到天坛、日坛、月坛、地坛,即天地日月,中心当然是紫禁城了。宇宙的上面有天地,下面有天子统治整个的地面,他是皇上,所以天地日月都要围着他来转动,这是比较明显的。就是说元大都时候有两条线,南半城的是规划建设中轴线,北半城的是城市中分线。明北京城之所以把钟鼓楼从原来的中分线上挪到了今天钟鼓楼的地方,就是要进一步来加强皇权至上的主题。钟鼓楼确实曾经为北京城报过时,但是报时无非是要证明你连时间都得听我的,是一个皇权思想的标志。另外,在古代最大的钟是权力的象征。鼎也是权力的象征,问鼎就是要夺权了。鼎是皇权的象征,钟也是皇权的象征。所以明朝在决定建都北京以后,把原来元大都的钟鼓楼挪到中轴线上来作为中轴线的结尾,是为了加强中轴线的普天之下惟我独尊这个主题。这样明北京城就形成了咱们今天所见到的从永定门到钟鼓楼这条中轴线。清朝整个是继承明朝的了。

从元大都开始出现中轴线,到最后形成明清北京的中轴线,其间经历了几千年。当然这条中轴线形成以后,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又有新的变化,最主要的变化是在两个地方。第一个变化是天安门广场的修筑。天安门广场原来两边是明清两代的五部六府,就是中央政府的政权象征所在地。千步廊两侧都是建在这边,后来全部拆掉了。中华门也就是原来的大清门也都拆掉了,原来的长安左门、长安右门也拆掉了,建起了一个40公顷的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广场当然也是政治意义的。为什么?一边是原先的革命历史博物馆,现在叫国家博物馆,另一边是人民大会堂。一边是历史,一边是人民当家作主,权力的象征,左宗右社,左文右武,所以天安门广场的改造本身还是继承了咱们传统的中轴线的含义的,只是意思不同了,原来太和殿是第一,现在天安门广场是第一,人们当家作主,政治的主题不一样了。太和殿就是紫禁城成了后院了。第二个变化是亚运会开始一直到奥运会举行形成了一个北中轴。但是现在没有打通,从钟鼓楼往北延伸上去一直到现在的仰山,左边是鸟巢,右边是水立方,也是左右对称的。侯仁之先生曾经有一篇文章叫做《北京规划建设中的三座里程碑》,第一座里程碑指的是北京故宫的建设,象征着封建社会都城的最高成就;第二个里程碑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对于天安门广场的改造和建设,赋予天安门广场以新的意义,天安门广场是世界最大的城市广场,也使人民当家作主的主题在天安门广场呈现出来;第三个象征是从亚运会开始的奥林匹克公园的建设,使中轴线往北延伸了。因为原来的中轴线多是坐北朝南往南开的,唯独到了亚运会开始一直到奥运会,使中轴线往北延伸出去了,所以他认为这标志着北京改革开放走向全世界。

责任编辑:杨婧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